采空区内埋“花管”注氮效果研究

采空区内埋“花管”注氮效果研究

ID:34537385

大小:566.2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7

采空区内埋“花管”注氮效果研究_第1页
采空区内埋“花管”注氮效果研究_第2页
采空区内埋“花管”注氮效果研究_第3页
采空区内埋“花管”注氮效果研究_第4页
采空区内埋“花管”注氮效果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空区内埋“花管”注氮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采空区内埋“花管”注氮及效果研究秦跃平,刘伟,郝永江,王亚茹,孙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摘要:为了提升采空区注氮防灭火效果,在某矿41001工作面的采空区设计安装了“花管”注氮系统。通过煤样的升温氧化实验,确定采用CO作为预报该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情况的指标气体,根据上隅角处的CO浓度变化趋势来检验注氮效果,对观测得到的CO浓度数据分析研究后得出:注氮后,上隅角处的CO浓度开始下降,短时间内便从620ppm回落到规定的安全值内,并且此后一直稳定在安全值内,表明“花管”注氮系统现场防火效果显著。

2、关键词:采空区;自然发火;注氮;上隅角;CO浓度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准码:文章编号:Studyoneffectof"flowertube"nitrogeninjectionsystemwhichwasburiedingoafQINYue-ping,LIUWei,HAOYong-jiang,WANGYa-ru,SUNQuan(SchoolofResources&SafetyEngineering,ChinaUniversityofMining&TechnologyBeijing,Beijing100083)Abstract:Inorde

3、rtoimprovetheeffectofnitrogeninjectionagainstfireinthegoaf,the"flowertube"nitrogeninjectionsystemwasdesignedandinstalledtotheworkingfaceof41001inonecoalmine.Throughtheheatingandoxidationexperimentofthecoalsamples,theCOwasdeterminedtobeusedastheindexgastoforecastthespon

4、taneouscombustionoftheresidualcoalinthegoafinthiscoalseam,andthenitrogeninjectioneffectcanbeexaminedaccordingtotheconcentrationchangetrendofCOattheuppercorner.TheanalysistotheconcentrationofCOdatashowsthat:afternitrogeninjection,theconcentrationofCObeganstofall,whichfa

5、llsbackbelowtoprescriptivesafeyvaluefrom620ppminashorttime,andsincethenitisstablystayedbelowthesafeyvalue,thisdemonstratesthattheeffectof"flowertube"nitrogeninjectionwhichwasburiedingoaftopreventthefireonsiteisremarkable.keyword:goaf;spontaneouscombustion;nitrogeninjec

6、tion;uppercorner;concentrationofCO[1]氮气是惰性气体,不燃烧也不参与燃烧,密度比空气略小,这些物理特性使得向采空[2]区注氮气成为防治采空区自然发火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注入的氮气能减小工作面向采空区的漏风风量、降低采空区温度、抑制遗煤的氧化放热反应,但采空区内煤岩冒落不均匀,造成氮气扩散分布也不均匀,并且普通注氮管只有末端这一个出口,导致所注入的氮气能扩[3]散影响到的范围非常有限,不能在很好的惰化采空区。为此,在注氮管末端部分的侧壁上[4]打一定数量的小孔,将普通注氮管改造成注氮“花管”,以增大

7、氮气在采空区的扩散影响范围,使氮气在更大程度上覆盖采空区内的氧化升温区域。本文以某矿41001工作面的采空区为实验区进行了埋“花管”注氮,以CO作为预报采空[5]区遗煤自然发火情况的指标气体,对工作面上隅角处的CO浓度变化进行了长期观测,分析得出CO浓度变化趋势,以此来检验采空区埋“花管”注氮效果。1注氮前采空区自燃情况1.1煤层概况某矿现阶段开采10#煤层,煤层平均厚度为3.73m,平均倾角在10°以下,10#煤层之上是平均厚度为1.2m的9#煤层,9、10#煤层之间有一层平均厚度为1.3m的夹矸岩石。10#煤层自开采以来,采空区

8、一直存在自然发火危险,其根本原因是10#煤层上面的9#煤层,由于现阶段开采方式和开采工艺的局限不能被开采,整体被遗留在了采空区,这就为10#煤层采空区自然发火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来降低该煤层采空区的[6]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