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与历史核心素养的建构

批判性思维与历史核心素养的建构

ID:34539039

大小:7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7

批判性思维与历史核心素养的建构_第1页
批判性思维与历史核心素养的建构_第2页
批判性思维与历史核心素养的建构_第3页
批判性思维与历史核心素养的建构_第4页
批判性思维与历史核心素养的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批判性思维与历史核心素养的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批判性思维与历史核心素养的建构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普通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601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卞姗姗(南京市中华中学,南京210019)【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历史教学核心素养批判性思维直译于英语中的“CriticalThinking”,其内涵的具体界定国内外学者不尽相同。从根本上说,批判性思维是把一切置于理性范畴内加以检省和评判的意识和能力。在国内,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一度是空白,直到MBA、MPA入学考试在我国兴起,才引起了注意。自2002年以来,国内部分高校先后开设批判性思维课,关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

2、话题也持续加热。历史教学中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在本世纪以来也逐渐展开。然而,2013年,赵亚夫先生在《批判性思维决定历史教学的质量》中尖锐的指出:“无论从学理的层面,还是从实践的层面,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进展状况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其一,不管你如何定义批判性思维,在历史教学中它都是历史思维;其二,将批判性思维直面命题研究的多,深入结合教学实践的少。”赵亚夫:《批判性思维决定历史教学的质量》,《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2期。2016年暑假,在西安召开的全国历史教师学科素养与高考教学胜任力研讨会上,“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学科专家口中的“热词”

3、。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高级思维能力和可贵的精神特质,于中学历史教学的价值已经得到学界广泛认可并推崇。然而,中学历史课堂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目前依旧处于理论探索和零星实践阶段,远未在一线课堂系统的贯彻落实,甚至许多老师对“批判性思维”这一概念还相当陌生。本文仅以必修教材中晚明至清朝前期相关内容为实例,来探讨批判性思维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建构的重要性。一批判性思维与历史核心素养高度契合批判性思维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建构为何必不可少?其根本原因在于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核心素养两者的价值追求本质上高度契合。我们不妨先来审视一下批判性思维的内涵。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4、罗伯特·恩尼斯教授对批判性思维给出的经典定义为:“批判性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考,着重于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马修·李普曼则认为“批判性思维是熟练的、可靠的思考,因为它对背景很敏感,依赖于标准,并且是自动调整的,所以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判断”。(美)诺希克著,柳铭心译:《学会批判性思维》,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3页。另一位美国学者约翰·查菲在《批判性思维》一书中说:“我们的思维不应该停留在单纯接受别人意见的水平上。我们应该逐渐地培养一种能检查别人的意见是否正确,确定别人的意见是否对我们有意义,决定对别人的主意我们是否应当采纳之类的独立而主动

5、的思维能力”。(美)约翰·查菲:《批判性思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页。国内的一些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批判性思维进行了描述。北师大朱智贤和林崇德认为:“思维的批判性,就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质量”。朱智贤、林崇德:《朱智贤全集·思维与发展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528页。刘儒德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的决策”。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罗清旭指

6、出:“批判性思维是个体对产生知识的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证据和评价知识的标准等正确与否做出自我调节性判断的一种个性性质,它包括批判性思维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重要方面。”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的结构、培养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从国内外关于批判性思维构成要素的诸多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维至少包括情意特征和认知能力两个维度,前者可以看作是批判精神,后者可以看做是批判技能。再细究下去,批判精神可以包括:(1)独立性,推崇自由地思考和自己做出结论。(2)理性,信任逻辑。(3)好奇心与求知欲。(4)勇气、果断,不

7、畏惧错误,乐于进行智力冒险。(5)执着追求真理,对真相负责。(6)开放与包容,平等地对待一切观点,直面来自他人的否定,换位思考。(7)认识到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而批判技能则可以包括:(1)理解并集中思考论题。(2)对言辞进行分析。(3)问答与交流。(4)判断资料的可信度。(5)识别逻辑关系,发现矛盾,辨析与推理。(6)验证与评价假设。(7)自我调节。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与尊重差异、崇尚真知、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勤于反思、批判质疑、问题解决等素养的形成直接相关,或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或基于同样的认知逻辑和情意规律,或指向同样的能力、价值观和人格特质。

8、2016年教育部公布的最新历史课程标准中,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