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基于中国区域视角的经验分析

长——基于中国区域视角的经验分析

ID:34540983

大小:536.6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7

长——基于中国区域视角的经验分析_第1页
长——基于中国区域视角的经验分析_第2页
长——基于中国区域视角的经验分析_第3页
长——基于中国区域视角的经验分析_第4页
长——基于中国区域视角的经验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基于中国区域视角的经验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社会资本是否影响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区域视角的经验分析一赵家童[内容提要】本文基于中国区域视角,采用相关社会调查数据,研究了社会资本水平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基本可以肯定社会资本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在社会资本的各个层面表现的并不一致。在仅给定初始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的前提下,个人层面信任和企业层面信任对地区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没有发现个人层面社会网络和社区层面社会网络对经济增长的显著正向影响;引入控制变量后,社会资本在信任维度仍旧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的显著影响,社会网络维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但仍

2、旧不显著。[关键词】社会资本信任社会网络区域差异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36(2010)12—0049—08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有的国家(地区)非常富裕并且经济增长很快,而有的国家(地区)非常贫穷并且经济增长缓慢?这个问题一直是经济增长理论试图解释的重要命题。制度因素被认为是解释经济增长跨国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以往的研究大都从正式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以Kanek和Keefer等为代表的研究,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对跨国经济差异研究进行了尝试,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因素

3、,还有社会组织、社会传统、社会制度以及道德、规范等各种文化因素⋯。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随着理论研究的逐渐成熟,将其应用于分析跨国差异问题成为社科领域研究的热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日益显著,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地区经济差异持续扩大的迹象,受到了政府和研究者的重视,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除了在资源禀赋、地理条件等因素存在着较大差异外,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也存在着巨大差异。影响中西部落后地区发展的原因可能主要不是物质的原因,而是思想观念、传统习俗及与此相关的其他社会资本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很显然

4、,目前针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大都忽略了此方面的研究。理论的进展和现实的质疑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社会资本因素考虑到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框架中来,给予其充分的重视,本文试图从社会资本角度解释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并实证检验其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收稿日期:2010—10—18作者简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北京,100070。49万方数据经济与管理研究(20lo年第12期)IResearchonEconomicsandManagement二、文献综述(一)区域差异成因的解释目前中国地区差异的因素,得到实证研究支持的可以分为四

5、类:要素投入、经济结构、政策和制度因素、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但事实上,“在既有的研究中,有关中国地区间差异的成因,不同的文献得到的结论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异”呤J。林毅夫的“发展战略说”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下形成的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与许多省区市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相违背,从而制约了这些省区的资本积累速度,也制约了这些省区的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进而造成了地区差距b1。学者从改革的差异人手,认为中国采取的市场化改革在空间上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和西部内地逐级推进的渐进式战略,使得东部地区在资源总量的取得和产业结构的转变,以

6、及工业化进程上都取得了相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优势。Young认为地区性保护政策是地区差异拉大的关键,因为地区性的市场保护会使本地企业的资源配置状况偏离本地的比较优势”】。Fleisher和Chen将中国地区差异的原因归结为中央政府的地区倾斜政策或地理因素,认为中央政府对东部地区的优先投资是中部和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的根源”]。有学者认为制度和政策因素是造成地区差异较为深层次的原因。中国的制度变迁采取渐进式进行,制度转型存在着区际差异,而且还存在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区际差异。这种制度变迁的影响最终会影响到各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形成经济增长的地区差

7、异哺]。陆铭等试图从众多得到确认的影响收入差距的因素中寻找更为根本的因素,认为导致地区间发展差异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地理和政策两大因素,而且相对来说,地理的因素更为根本盯]。徐现祥、李郇尝试实证分析各省区内生的“社会基础设施”,认为各省区经济绩效的差异可以归因于其在内生的社会基础设施上的差异,在控制了地理因素、发展战略以及市场化进程指数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哺1。(=)社会资本的引入制度和政策被认为是更为重要的因素,但为什么各地区会选择不同的制度和政策,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和时间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分析上的困难,几乎没有

8、这方面的研究。部分中国地区经济差异问题显然不是靠地理或政策和制度因素所能回答的,必须考虑更多的历史和文化因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