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激素的测定与临床应用

生殖激素的测定与临床应用

ID:34548371

大小:32.4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7

生殖激素的测定与临床应用_第1页
生殖激素的测定与临床应用_第2页
生殖激素的测定与临床应用_第3页
生殖激素的测定与临床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殖激素的测定与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殖激素的测定与临床应用在男、女性的不孕不育、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紊乱、月经不规则、闭经等疾病的诊治中,生殖激素的测定是必须的手段之一。临床上经常测定的激素有: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促性腺激素(包括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以及垂体泌乳素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等。一、激素简介1、雌激素雌激素为女性体内的主导激素,包括雌二醇(E2)、雌酮(E1)和雌三醇(E3)。卵巢主要合成雌二醇(E2)和雌酮(E1)两种雌激素,但循环血中尚有雌三醇(E3)。E2是女性体内生物活性最强的雌激素。正常育龄妇女体内主要为雌二醇,

2、循环血中含量67pmol/L~1800pmol/L不等,随着月经周期呈周期性改变。在卵泡期初水平最低,可低至100pmol/L以下,在排卵期最高可达1800pmol/L以上。绝经后妇女E2水平持续低于100pmol/L。雌酮在育龄妇女血循环中的水平约为70~500pmol/L,也呈周期性变化,绝经后E1水平持续在110~135pmol/L之间。绝经后E1/E2值显著升高,E1为绝经妇女体内主要的雌激素。据认为E1对防止老年性痴呆有益。在育龄妇女循环血中的E3是E2和E1的降解产物,活性最弱。但是妊娠期E3则是非孕期的几

3、百倍乃至上千倍。孕晚期测定母血或尿中E3值,对评价胎儿胎盘单位功能有重要价值。临床上联合测定雌二醇和促性腺激素对月经紊乱、闭经等性腺轴功能障碍的诊断有定位有价值。2、孕激素孕酮是卵巢分泌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主要孕激素。循环血中或尿、粪中排出的孕二醇是孕酮的降解产物。正常育龄妇女排卵前孕酮的水平小于2.0nmol/L,排卵后的水平为>8nmol/L。孕酮水平持续小于8nmol/L往往提示排卵障碍。绝经后孕酮水平持续小于2.0nmol/L。临床上测定循环血中孕酮浓度主要用于判断患者是否有排卵,以及黄体功能是否健全,因此要求在

4、月经前的一周采血。3、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与黄体生成素(LH)均为垂体分泌的糖蛋白激素。FSH的正常范围为4~40IU/L,是卵泡发育中必不可少的激素,其分泌受下丘脑GnRH的调节与E2、P和卵巢抑制素等的反馈调节。LH的正常范围为5~200IU/L,在促排卵及黄体发育成熟中起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其值在20IU/L以下,只有在促排卵的短时间内(排卵期)可高达200IU/L。LH、FSH值持续升高在40IU/L以上,特别是FSH值的持续升高,提示卵巢功能衰退。因此,50~65岁之间的绝经妇女LH、FSH持续在高

5、水平。在男性,LH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增生,刺激间质细胞合成和分泌雄激素,以供精子生成的需要。FSH与曲细精管的支持细胞膜受体结合,刺激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生成,高浓度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使曲细精管腔内的睾酮维持在较高水平,以促进生殖细胞分化成熟的精子。睾酮对LH、FSH的分泌有负反馈调节作用。正常成年男性的LH、FSH值约为5IU/L左右。4、垂体泌乳素(PRL)垂体前叶分泌的另一种蛋白激素,育龄妇女非孕时为5~30ng/ml。在卵泡期较低,黄体期较高。PRL的分泌呈脉冲式,在一天24小时中的分泌节律大约是夜间的分泌高于白天

6、,上午8~10点最低为基础分泌状态,中午12点开始升高,下午4点、8点均有分泌高峰。此外PRL的分泌还会因紧张、受刺激等因素而升高。因此,测PRL最好在静息状态下,于上午8~10点采血。PRL为女性维持正常生殖功能的重要激素之一,除了在妊娠末期与哺乳期间参与泌乳外,PRL在生殖生理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如:在月经周期中增加及维持黄体的LH的受体,继而维持较高的孕激素生成。以及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剂等。PRL的异常升高是月经紊乱、闭经、不孕不育最常见的原因之一。5、睾酮(T)睾酮为血循环中的主要雄激素。睾丸Leydig细胞在LH

7、的作用下,连续不断的生成和分泌睾酮。在女性,睾酮主要由卵巢产生,且可为卵巢内雌二醇合成的前体。正常成年男性睾酮水平为:12~34nmol/L;女性为0.4~3.6nmol/L。增高见于睾丸间质细胞瘤、垂体功能亢进、畸胎瘤、女性多毛症等。降低见于性功能减退、不育、垂体功能减退、发育迟缓、男性更年期等。二、激素测定的常用方法与单位  目前临床上用于激素测定的常用方法有(1)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灵敏度10-9~10-12g(ng,pg,nmol/L,pmol/L);(2)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8、法(EngymeLabl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灵敏度10-9~10-10g(ng,pg,nmol/L,pmol/L);(3)免疫放射分析法(ImmunoRadiometricassay,IRMA)抗体作标记,灵敏度高于10-9~10-12g(ng,pg,nmol/L,pmol/L);(4)时间分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