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围城”灾难还是机遇

快递“围城”灾难还是机遇

ID:34548567

大小:139.4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7

快递“围城”灾难还是机遇_第1页
快递“围城”灾难还是机遇_第2页
快递“围城”灾难还是机遇_第3页
快递“围城”灾难还是机遇_第4页
快递“围城”灾难还是机遇_第5页
资源描述:

《快递“围城”灾难还是机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绿蚂蚁物流搜索平台:www.lvmae.com快递“围城”:灾难还是机遇在申通上海罗泾分拨中心,灰色和橙色相间的申通货车打开车门,巨大的绿色编织袋小山一样倒下来,化为传送带上黑色包裹和棕色纸箱的河流。24位身穿工作服的分拣员紧挨着传送带,目不转睛地盯着流过的包裹,身后是两层巨大的金属分拣架,每个架上贴有地区中转站编号和覆盖的区县,分拣员们按照地区把这些出港件放到对应架上。令人揪心的包裹大战“双十一你买了什么?”22岁的杨玉婷、35岁的刘军和42岁的郑怀祥给出了一样的答案:“什么都没买”。在申通上海罗泾分拨中心,他们已经为双十一忙碌了7天,操作部经理郑怀祥从11日开始就没有早于夜里12

2、点下班,办公室司机刘军每天开着雷克萨斯去送紧急件,客服杨玉婷接到的投诉电话从平时的一天十几个涨到100多个,偶尔还会被性急的客户骂出眼泪。申通快递罗泾公司董事长陈郁说,双十一当天仅出港件就有71000单,差不多是平时的三倍,在申通上海的47家网点中排名前五。双十一当天,申通全网的订单量达到了3050万,在快递公司排行榜中名列第一。据国家邮政总局统计,11月11日共产生8860万件包裹,11日到16日期间包裹量达到5.86亿件,如果平摊到中国的全部人口,相当于每三个人就有一位等着收包裹。席卷全国的包裹洪流中,这里激起的只是几朵小浪花。这里的人们很少网购,人生轨迹却被淘宝代表的电商改变。

3、2006年,郑怀祥在罗泾申通门口开摩的“趴活”,偶尔帮忙送送件,后来干脆进申通干了快递,眼看公司从十几个人发展到了300多人,网点订单量从每天二十几单涨到现在的2万多件。初中程度的郑怀祥去年刚当上操作部经理,他的宝来车就停在公司停车场,不过平时开得不多,“公司包吃包住,加班还有夜宵”。2012年郑怀祥在老家阜阳县城买了房子,还带了好几个亲戚到上海干快递,其中一个今年自己包网点当上了老板。在申通内部,这些人已经是公司的骨干,对于快递公司的业务已非常熟练。但是当双十一来临的时候,真正在操作间忙碌的人中,多数人都是临时工。“上岗前培训过可还是有人不习惯,干一会就头晕。”操作部经理郑怀祥说。

4、这是快递企业应对双十一的惯例,因为包裹的短期增量实在太大了。郑怀祥们愿意投身快递业,是因为这个行业正走在朝阳里,不论大环境如何,快递行业每年还能有40%-50%的增长,这足以让其他行业羡慕。但是当双十一来临,这个增长速度又变得不值一提,因为电商购物节每一年都是“打着滚的增长”,2013年的350亿,到2014年已经是571亿元。绿蚂蚁物流搜索平台:www.lvmae.com一家快递公司用40%的行业平均增长速度去追逐电商购物节100%的增速,这是一个必输的游戏。这意味着,一条鸿沟横在了快递企业的自我发展与电商派送需求之间。像三通一达这样的快递主力军,如果按照企业自身正常的发展节奏去迎

5、战双十一,有以卵击石的味道,结果就是“爆仓”。快递“围城”:灾难还是机遇陈郁还记得过去爆仓的“壮观景象”,他站在二楼走廊指着楼下:“2012年双十一包裹一直堆到二楼,我站在这里伸手就能抓起一件。”他印象里,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双十一快递公司都出现“爆仓”现象,在北上广及武汉等地,“网点全部装满,卸货的车子卸不掉,送货的车子出不去,整条线路完全瘫痪。”相比之下,今年双十一已经好多了,“虽然送件时效性肯定会慢,但能保证有序运行。”与双十一斗争久了,有经验的员工会想出一些妙招。中午时分,今天的进港件已经在这里完成了第一轮分拨,车间外靠墙堆满了编织袋,一人多高的编织袋上写着暗号般的

6、黑色数字,每个数字代表一个快递员。郑怀祥说,一个熟练的业务员一天可以派100多件,这几天业务量翻倍,加班到八九点钟也送不完,只能第二天接着干。“每天的件都按人头分好,业务员一看就知道这包是我的,今天没来得及派的件明天要优先送。不像以前,压在最下面的件有时三四天了还没往下派。”郑怀祥说,这个土办法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简单但管用。虽然2014年双十一再创新高,但各家快递公司显然都做足了功课。在人员、场、车辆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临时性投入。在物流企业云集的上海青浦镇,有人在11月11日当天中午看到,货还没有来,但是十几辆大货车已经排成长龙严阵以待的守候在顺丰上海分公司的门外,等待装车,类似

7、的工作各家快递公司都做了不少。快递“围城”:灾难还是机遇但这仍旧是一场令人头疼乃至揪心的包裹大战。“快递公司就像一根皮筋,每一次双十一都把你拉到极限。”有人这样比喻说。对那些经历过六次双十一的人来说,皮筋没有断,只是一种幸运,而不是一种必然,下次会怎样,谁也说不好。收入抵不过投入11月11日当晚,申通快递副总裁熊大海和几位公司高层留在办公室查看实时数据,当24点大屏幕显示3050万单时,他反而比之前踏实了些。“基本符合我们预期。”之前熊大海对双十一的预测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