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意识与高中历史教学研究_

历史意识与高中历史教学研究_

ID:34574463

大小:602.79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8

历史意识与高中历史教学研究__第1页
历史意识与高中历史教学研究__第2页
历史意识与高中历史教学研究__第3页
历史意识与高中历史教学研究__第4页
历史意识与高中历史教学研究_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意识与高中历史教学研究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历史意识及其教学价值第一节历史意识的内涵历史教学中历史意识培养问题现在已逐渐引起历史教育界的关注。放眼全球,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历史教育目标中,均注意到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例如,在英国的《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历史学科促进学生:精神方面的发展、道德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关键技能的发展及其他方面的发展。日本90年代公布的学习指导要领,其高中世界史A的教育目标为“以近现代史为中心,使学生理解现代世界形成的历史过程,让学生多角度地考察世界各国的相互关系,[1]培养历史思考的能力,养成作为生存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的自觉和资质。”但在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中,长期以来对中学

2、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绝大多数的历史教师甚至对于什么是历史意识都不很清楚,即使一些历史研究者也语焉不详。如果历史教师连什么是历史意识都不清楚,怎么可能在历史课堂上有意识[2]地进行历史意识的培养呢?而“历史意识是历史教学法的一个关键范畴。”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首先必须了解历史意识的内涵。要弄清楚什么是历史意识,笔者认为必须先了解什么是意识。一.意识意识是一个古老而又难解的谜,迄今为止,对于何谓意识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人们大体知道它指的是什么,但要确切地描述,又莫衷一是。英国哲学家F·Bacon(1561--1626)可能是最早使用“意识”

3、这个词的人,他认为“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思维发生了什么的认识”。关于意识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是人类[3]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现代汉语分类大词典》认为“意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自觉反映,是人类特有的心理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包括感觉、知[1]赵亚夫主编:《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54页。[2][德]约恩·吕森著:《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来炯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1页。[3]《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年,第1495页。11[1]觉、表象等感性形式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如果单从心理学上来看,意识就是“意识到”、“觉察到”的意思,即主体对客体所觉察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2]而通常人们所说的意识则较多是指哲学上与物质相对的一个概念,即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归纳起来说,意识是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它是人在劳动中,在用语言同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在社会历史条件的作用下形成的。意识一经产生又反作用于客观现实,在人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包括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5、;既有人的头脑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又有在观念中对现实的再现能力。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可以依靠意识能动地透过事物的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人类历史是在意识支配下的人的活动的历史,因此,研究人类历史应当从研究人的意识着手。而历史意识是人的意识的组成部分,所以,认识历史意识,就必须从意识的特点与本质出发,这样才能够有助于弄清什么是历史意识。二.历史意识意识内涵的不确定性使“历史意识”成为一个意义模糊的词汇。“历史意识”一词来源于德语的“历史主义”(historismus),它一经产生很快地传遍整个西方[3]世界,被公认为研究过去的正确

6、方法。关于历史意识的研究最先是在德国发展起来的,并且与历史教学法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历史教学法的核心概念之一。(一)国外学者对历史意识内涵的界定在国外,一种较有影响的历史意识的定义,是德国历史学家卡尔—恩斯特·耶斯曼下的。他说,历史意识是解释过去、理解现在和展望未来三者之间必然的内在联系。他认为历史作为历史意识的内容是现在和未来的一种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4]对过去的回忆,以叙事性话语表现过去来完成的。对历史意识的内涵分析比较透彻的是德国著名学者约恩·吕森,他认为历史意识是将时间经验通过回忆转化为生活[1]董大年主编:《现代汉语分类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3

7、62页。[2]陈家麟主编:《当代心理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6页。[3][英]约翰·托什著:《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页。[4]转引自[德]约恩·吕森著:《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来炯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4页。12实践导向的精神(包括情感和认知的、审美的、道德的、无意识的和有意识的)活[1]动的总和。在这一定义中,历史被理解为被诠释的时间,历史意识是人类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