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宁粳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宁粳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ID:34576243

大小:330.3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8

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宁粳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_第1页
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宁粳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_第2页
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宁粳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_第3页
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宁粳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宁粳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论与研究中国私米2010,16(1):4o_43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宁粳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李世峰刘宝法。刘蓉蓉一周宇·吴九林(江苏省南通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南通226~6;江苏省海安县曲塘镇农技站,江苏海安226600)摘要:以宁粳3号为材料,设置移栽密度和施氮量试验,分析不同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宁粳3号单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单产有显著影响;330kgmm:施氮水平单产最高,30okg,hm2施氮水平其次,360kg/hm的再次,270kgmm的最低;移栽密度以基本苗45

2、x10~m的单产最高,其次为22.5×lhmz的。(2)增加移栽密度和氮肥用量能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和高峰苗数;施氮量和移栽密度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和成穗率的提高。(3)总颖花量的增加是提高超级稻产量的决定性因素;在足穗的基础上,培育大穗是提高总颖花量的主要技术手段;在适宜总颖花量的基础上提高千粒重和每穗颖花数是获得高产的保证。(4)本试验条件下,宁粳3号最适宜基本苗移栽密度是45x10~m,施氮量是330k蜀,hm:。关键词:粳稻;移栽密度;施氮量;产量;产量构成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l_,播

3、种面积约占全330kg~m2,360kg/hm五个水平;试验共15个处理,重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0%,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复3次,小区面积6m。各处理氮肥运筹中基肥:分蘖40%,全国50%以上人口主食稻米。未来由于人口增肥:穗肥=4:1:5,基肥于移栽前6d(6月9日)施用,分蘖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耕地数量减少,品种结构性矛肥于移栽后7d(6月22日)施用,穗肥分倒4叶(7月盾加剧,以及种稻比较效益偏低等因素的影响,确保粮27日)和倒2叶(8月9日)两次施用,比例为6:4。食供给将面临严峻挑战。依靠科技创新大幅度提高水试验

4、采用肥床旱育技术,5月14日播种,5月21稻单位面积产量将是保障我国21世纪粮食安全的必日揭膜补水,后每2—3d用普展30ml,l00m2防治灰飞然选择翻。近年来,国内采用理想株型塑造与杂种优势虱。6月15日移栽,秧苗平均株高21.3cm,叶龄5.7,单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育成了一批产量潜力大,兼顾株分蘖0.4个,带蘖株率32%,总根数l5.4条。各处理品质与抗性的超级稻新品种ll、31,在阻止粮食产量下滑磷(PO)、钾(K20)肥均施120kg/hmz,分基肥、促花肥趋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超级稻配套技术上看,国两次施用

5、,基肥:促花肥=5:5。内目前对超级稻栽培技术问题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且在各关键生育期跟踪观测叶龄进程和茎蘖动态,研究对象大多以籼稻为主【l’,对超级粳稻的研究少之并考查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动态;成熟期按平均有效又少。如何通过生产技术集成,实现良种良法的合理配穗数在非边行选择连续的有代表性的植株5丛,进行套,争取水稻单产的又一次突破已是水稻栽培学科需考种,对小区实收产量。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笔者以江苏超级稻侯选品种——2结果与分析宁粳3号为试材,对宁粳3号在不同密度肥料条件下产量形成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其高产形成规律,以期为2.1不

6、同密肥处理对宁粳3号单产的影响超级稻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发挥其高产潜力。由表1可知,施氮处理单位面积产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各施氮处理间330kg/hm施氮水平单位面1材料与方法积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其次为300kg,}lm施氮水以宁粳3号为试材,在江苏省南通地区选择地力平。270kg,hm和360kf;,I1m2施氮水平单位面积产量较中等、适合水稻生长的麦茬田块。土壤pH值7.8,土壤低,说明施氮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宁粳3号获得高有机质15.0g,l(g,速效磷6.7mkg,速效钾97.5m产。各移栽密度处理间,以45

7、x10%mz基本苗水平单位kg。前茬长势平衡,灌排方便。面积产量最高,平均为8627.4kg,hm2,其次为22,5~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基本苗设22.5×收稿日期:2009—09—22l~Am2、45xl~Am2,67.5xl0m三个水平(移栽行距基金项目:国家大型商品粮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为30cmxl5cm,22.5x10丛Am,每丛分别移栽1苗、2(JSNZ—XM002—2007);江苏省六大人次高峰项目;南通苗、3苗);施氮量设0k~mz.270k~m2.300khm、市农业创新科技计划项目(AL200

8、6~6)·40·李世峰等: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宁粳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中国稻米2010,16(1):40—43表1不同密肥处理对宁粳3号单产的影响施氮量330kg/hm处理组合和基本苗22.5~104/hm、施氮量360kg/hm处理组合单产最高,并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合;其次为基本苗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