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树龄及低温胁迫对油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不同树龄及低温胁迫对油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ID:34586649

大小:718.08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3-08

不同树龄及低温胁迫对油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_第1页
不同树龄及低温胁迫对油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_第2页
不同树龄及低温胁迫对油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_第3页
不同树龄及低温胁迫对油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_第4页
不同树龄及低温胁迫对油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树龄及低温胁迫对油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摘要安徽为油茶分布的北缘地带,故影响油茶发展的因素较多,尤其是低温和干旱。据观察,不同树龄对低温和干旱的耐受性有所不同,一般成林比幼林抗逆性强。为了揭示不同树龄的生理生化指标及其与抗逆性的关系,本文在舒城县河棚镇选择7个树龄(2、3、5、10、25、50和100年生)油茶植株为试材,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树龄油茶叶片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值、酶活性、苯醇抽提物、纤维素含量等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并对部分树龄进行了室内低温胁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新梢生长量随着树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春梢生长量在10~2

2、5年生油茶中最大,而梢长、梢粗以10年生油茶为最大,分别为16.58cm和3.00mm。不同树龄之间新梢生长量差异极显著(p<0.01)。叶片生长量随树龄增大变化趋势与新梢相似,叶长、叶宽和叶片鲜重都在25年生油茶植株最大,分别为5.19cm、3.02cm和0.57g。但不同树龄之间叶片生长量差异不显著(p<0.01)。2.通过对不同树龄油茶植株水分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叶片含水量随树龄增大呈下降趋势。叶片含水量在2年生中最大,为51.3%,100年生中最小,为59.4%。但不同树龄之间叶片含水量

3、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2)随树龄增大,油茶叶片束缚水/自由水比先增大、后略降。50年生油茶达到最大值,为0.0912,较2年生油茶0.0679高出34.3%。不同树龄之间束缚水/自由水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叶片水势随树龄增大明显呈上升趋势,不同树龄之间叶片水势差异极显著(p<0.01);叶片肿胀度随树龄增大呈明显下降趋势。不同树龄之间2年生叶片肿胀度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3.叶片电阻值与树龄呈正相关关系,且不同树龄之间电阻值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各树龄

4、油茶2年生叶片电阻值都高于新叶电阻值,且2年生叶片电阻值升幅大于新叶电阻值,70至100年生期间,叶片电阻值都陡增,显示100年生油茶叶片含水量急剧下降,可能是由树体衰退所导致。新梢电阻值随树龄增大变化趋势与叶片相似。但新梢电阻值在70年生油茶中便出现增幅显著加大的情形,表明70-100年生油茶新梢内水分含量出现大幅减少。4.通过对不同树龄油茶叶片丙二醛(MDA)及游离脯氨酸(freeproline)含量的测定发现:叶片MDA含量随树龄增大呈下降趋势。2年生油茶植株含量最多,达5.10mmol/gFW,1

5、00年生油茶植株含量最少,为2.59mmol/gFW;游离脯氨酸含量则随树龄增大呈上升趋势,从3年生油茶的1166.13µg/g上升至50年生油茶的1281.37µg/g但100年生油茶游离脯氨酸含量略有下降。I5.通过对7个树龄油茶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两种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油茶植株CAT活性随树龄增大呈初期上升随后下降的趋势(抛物线型)。以10年生油茶最高,达到了67.20U/g.min;与此相似,油茶植株的POD活性随树龄增大先上升后降低,整体在0.75U/g.min~1.5

6、3U/g.min范围内变化。另外方差分析表明,7个不同树龄油茶POD活性两两之间差异显著(p<0.05),7个树龄油茶间CAT活性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p<0.05)。6.不同树龄油茶的内含物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树龄增加,油茶枝条、叶片木质素质量分数均呈先上升后略降低的趋势,且枝条木质素差异显著(p<0.05),但叶片中差异不显著(p>0.05)。枝、叶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随树龄增长均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枝、叶片综纤维素质量分数无明显变化,差异也均不显著(p>0.05);枝、叶纤维素质量分数

7、与树龄呈正相关。7.不同温度及不同处理天数下油茶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结果为:(1)随着胁迫天数的延长,各树龄油茶叶片MDA含量都呈下降趋势,但树龄越大,其MDA含量增幅越小,不同胁迫温度处理相同天数下,则是胁迫温度越低,MDA增幅越大;(2)随胁迫时间延长,保护酶活性在三种不同树龄油茶中变化趋势不一致:2年生油茶中保护酶活性均降低,而10年生和50年生叶片中CAT活性呈上升趋势,POD活性则先下降后上升。相同胁迫天数下,胁迫温度越低,酶活性变化幅度越大。(3)油茶中可溶性糖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总体呈上升趋势,

8、但50年生油茶中这一趋势并不明显。并且,在-10℃温度处理下,2年生和10年生油茶可溶性糖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并未增大,反而呈下降趋势,而50年生油茶在这一极端低温处理下,随胁迫时间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大幅增加。显示出在极端低温下,树龄越大,抗逆性越稳定。综上所述,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树龄的增加,油茶植株的抗逆性增强(但100年生衰老植株抗逆性略下降)。因此,今后在生产实践中应加强对抗逆性较弱的幼年油茶(2、3、5年生)植株的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