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优势病种中医诊

个优势病种中医诊

ID:34588330

大小:146.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3-08

个优势病种中医诊_第1页
个优势病种中医诊_第2页
个优势病种中医诊_第3页
个优势病种中医诊_第4页
个优势病种中医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个优势病种中医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件一3个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一、消渴(BNV060)—糖尿病及其并发症(E14.901)中医诊疗方案(一)消渴(BNV060)—(糖尿病E14.901)中医诊疗方案(二)消渴足病(BWC200)—(糖尿病足E14.606)中医诊疗方案(三)消渴并痹病(BNV080)—(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E14.408+)中医诊疗方案二、瘿病(BNG120)甲状腺功能亢进症(E05.901)中医诊疗方案三、骨痹病(BNV090)原发性骨质疏松症(M81.991)中医诊疗方案32/32一、消渴(BNV060)—糖尿病及其并发症(E14.901)中医诊疗方案消渴(BN

2、V060)—(糖尿病E14.901)中医诊疗方案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分泌及域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本病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一)诊断标准:1.现代医学诊断标准l999年WHO/ADA所定标准,列表如下。表1糖尿病、IGT和IFG诊断标准全血血浆静脉血毛细血管血静脉血毛细血管血糖尿病空腹或负荷后2小时≥6.1(110) ≥10.0(180)   ≥6.1(110) ≥11.1(200) ≥7.0(126) ≥11.1(200)≥7.0(126) ≥12.1(220)糖耐量受损(IGT)空

3、腹或负荷后2小时≥6.1(110) ≥10.0(180)   ≥6.1(110) ≥11.1(200) ≥7.0(126) ≥11.1(200)≥7.0(126) ≥12.1(220)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或负荷后2小时≥6.1(110) ≥10.0(180)   ≥6.1(110) ≥11.1(200) ≥7.0(126) ≥11.1(200)≥7.0(126) ≥12.1(220)注:表中血糖单位mmol/L,括号内为mg/dl。2.中医辨证标准以中医四诊获取第一手资料、以八纲辨证为纲、脏腑辨证为目,进行系统辨证。2.1证候辨证2.1.1热

4、盛证主症:口渴引饮,易饥多食,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次症:心烦怕热,急躁易怒,尿频便秘。2.1.2阴虚证主症:咽干喜饮,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次症:头晕耳鸣,心悸失眠,潮热盗汗。2.1.3气虚证主症:倦怠乏力,气短自汗,舌淡体胖,脉虚细无力。32/32次症:面色晃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2.2分型辨证证候及兼证在临床较少单独出现,多数以2种或2种以上证候相兼并存,并随病情,病程的进展有一定演变规律、按其演变规律分型。(二)中医治疗方案1.中医药辨证论治:1)阴虚热盛证主症:咽干口燥,心烦畏热。次症:渴喜冷饮,多食易饥,溲赤便秘。舌脉:舌红苔

5、黄,脉细滑数,或细弦数。方剂:玉女煎、白虎汤。2)湿热困脾证主症:胸脘腹胀,或食后饱满,头身困重。次症:体形肥胖,心胸烦闷,四肢倦怠,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而数。方剂:三黄泻心汤、葛根芩连汤。3)气阴两虚证主症:咽干口燥,倦怠乏力。次症:多食易饥,口渴喜饮,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心悸失眠,溲赤便秘。舌脉:舌红少津液,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无力,或细而弦。方剂:生脉散、益气固本汤。4)气虚夹湿证:主症:神疲乏力,或食后倦怠,少气纳呆。次症:体形肥胖,心胸烦闷,四肢倦怠,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脉:舌淡苔白腻,脉滑。方剂:清心莲子饮。5)阴

6、阳两虚,血瘀水停证主症:神疲乏力,咽干口燥,腰膝酸冷,或手足畏寒,夜尿频多。32/32次症: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自汗易感,气短懒言,颜面肢体浮肿,尿多浊沫,或小便量少,男子阳痿,女子性欲淡漠,大便干稀不调。舌脉: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沉细无力。方剂:真武汤6)血瘀脉络证主症:胸痛,胁痛,腰痛,背痛,部位固定,或为刺痛,肢体麻木,疼痛夜甚。次症:肌肤甲错,口唇紫暗,面部瘀斑,健忘心悸,心烦失眠。舌脉:舌质暗,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纡曲,脉弦,或沉而涩。方剂: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2.中医特色疗法:2.1“治未病”疗法:随着检测手段的进步和人

7、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血糖介于正常和糖尿病(E14.901)诊断标准之间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越来越多。我们根据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开展了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适应证:消渴前期(葡萄糖耐量异常)。应用效果:对98例糖耐量异常患者,使用中药干预,经历时三年的随访观察,对所防治人群,仅12%的患者发展为显性糖尿病(E14.901),6%的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与西药干预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2整体与个体相结合疗法:我们在继承祖国医学整体观及系统论思想的基础上,打破传统三消辨证,针对不同病人建立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根

8、据整体辨证理论提出了六型分治法,既调整了病人的全身情况,达到了阴阳平衡,又缓解了糖尿病(E14.901)患者的临床症状,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