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ID:34590134

大小:4.64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3-08

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初步研究_第1页
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初步研究_第2页
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初步研究_第3页
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初步研究_第4页
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初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初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264研究生学号:M110302486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题目: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初步研究Preliminarystudyoffishcommunitystructure英文题目:inYellowRiverEstuarywaters专业:渔业资源研究方向:渔业资源姓名:郑亮指导教师:吕振波研究员二O一四年五月万方数据上海海洋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我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

2、容。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我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上海海洋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上海海洋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万方数据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姓名

3、工作单位职称备注主席委员委员委员委员委员委员秘书答辩地点答辩日期万方数据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初步研究摘要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每年向河口及周边海域输入大量的水沙及营养盐类,造就了环境条件适宜、营养丰富、生物种类众多的黄河口海域,是许多鱼类繁衍及生长的场所,也是黄渤海海域一个重要的渔业作业区域。然而近几十年来,黄河口海域鱼类资源受过度捕捞、黄河来水量减少甚至断流、水域污染及自2002年开始实施的黄河调水调沙等的影响,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群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解现阶段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根据2012年在该海域进

4、行的鱼类底拖网调查资料数据,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等级聚类、多维排序、相似性百分比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等分析方法对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结合鱼类历史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黄河口、长江口及珠江口水域鱼类分类学多样性,期望为黄河口海域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渔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资料,并为合理实施黄河调水调沙提供参考依据。1、为了解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组成特征及月间变化,于2012年5-9月在该海域进行了鱼类底拖网调查。结果表明:黄河口海域共捕获鱼类46种,

5、分属于8目26科42属,其中鲈形目种类最多,鱼类生态类群主要以暖温性、海洋性和河口性种类为主。优势种组成变化较大,5-6月主要以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stigmatias)、方氏锦鳚(Enedriasfangi)和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joyeri)等种类为优势种,7-9月主要以斑鰶(Konosiruspunctatus)、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zunasi)、鳀(Engraulisjaponicas)和矛尾虾虎鱼等种类为优势种,矛尾虾虎鱼是月间共有优势种。平均单位渔获量月间变化明显,5-6月较低,以河口性鱼类资源量占优势,7-9月

6、较高,以海洋性鱼类资源量占优势。群落多样性指数整体上7月较低,而7月上旬最低。月间CLUSTER聚类和MDS分析表明,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根据黄河径流量分为2个组群:A组和B组,造成2组群差异的分歧种主要是斑鰶、青鳞小沙丁鱼和鳀等海洋洄游性鱼类。2、为了解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2年6-7月在黄河调水调沙前、中、后3航次进行了鱼类底拖网和环境因I万方数据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子数据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共捕获鱼类39种,隶属8目23科37属。前调查优势类群以底层鱼类为主,中和后调查以中上层鱼类为主。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明显,前调查平均

7、生物量(6.4±1.9)kg/h,各站位分布较均匀,中调查平均生物量(62.1±29.1)kg/h,高值主要分布在近岸海域,后调查平均生物量(48.2±17.2)kg/h,高值主要分布在近河口及东南调查海域。3次调查丰富度指数依次升高,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均以前调查最高,中调查最低。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对鱼类群落结构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主要是温度、盐度和深度,而悬浮物(浊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鱼类的空间分布。3、为了解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水域鱼类群落之间的差异关系,根据鱼类资源调查的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