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节能减排潜力,治理效率与实施路径研究

我国节能减排潜力,治理效率与实施路径研究

ID:34590366

大小:716.1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8

我国节能减排潜力,治理效率与实施路径研究_第1页
我国节能减排潜力,治理效率与实施路径研究_第2页
我国节能减排潜力,治理效率与实施路径研究_第3页
我国节能减排潜力,治理效率与实施路径研究_第4页
我国节能减排潜力,治理效率与实施路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节能减排潜力,治理效率与实施路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5月May,2011第5期(总278期)ChinaIndustrialEconomicsNo.5【产业经济】我国节能减排潜力、治理效率与实施路径研究余泳泽(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摘要]本文将非合意性产出(污染物)纳入投入和产出导向的DEA模型,计算了我国节能减排潜力和效率,并计算了污染治理效率。研究显示:2003—2008年年均节能潜力约8亿吨标准煤,节能效率只有0.671,年均COD减排潜力为312万吨,减排效率只有0.393,年均二氧化硫减排潜力为1334万吨,减排效率只有0.345,污染治理效率平均为0.660。基于以上地区数据,本文采用了

2、二维矩阵的方法,分析了各地区的节能减排路径,并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以及政府采取的激励约束机制对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我国节能减排面临的压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关键词]节能减排;治理效率;实施路径[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80X(2011)05-0058-11一、问题提出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截至2010年底,我国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是在指标完成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我国目前存在

3、的节能减排问题是我国特定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和第二位经济大国,其节能减排水平受到了国际的广泛关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我国的节能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这使得我们不得不考虑我国节能减排的潜力、内在动力和实施路径,以及在环境污染方面的治理效率问题。因此,对于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能否实现需要我们回答几个核心问题:①我国节能减排的潜力如何?各地区节能减排潜力和效率差距到底有多大?这是因为节能减排的潜力和地区差距是我们制定节能减排目标及实施政策的主要依据。②节能减排必然要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吗?环境经济学

4、家的经验研究表明人均收入水平与环境质量存在着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关系(GrossmanandKrueger,1995),即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每个国家都要经历一个资源消耗和单位GDP能耗的“爬坡”过程。实证研究表明发达国家都已越过“拐点”。但是,考虑到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加速以及在国际产业分工所处的位置,节能减排的压力将越来越大。③节能减排的实施路径应该怎样把握?对于节能减排的实施路径我们应该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节能减排的目标如何分解?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业结构不同,所以节能减排潜力也就不同,因此在节能减[收稿日期]2011-03-0

5、5[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批准号09JZD0018)。[作者简介]余泳泽(1982—),男,河北承德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58排目标的分解与进度实施上是采用“一刀切”、“齐步走”政策,还是采取“有差别的”、“分而治之”的梯次推进方法,以及目标分解的依据和原则等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常兴华等,2007)。二是节能减排的方法应如何把握?一般来讲,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等是节能减排的根本方法。但在现实推进过程中,我国采取的都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激励约束机制,即鼓励节能减排投资,对节能减排进行奖励与

6、对环境污染进行惩罚相结合的办法,这种办法是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二、研究方法与思路一般来讲,经典生产模型中包含了劳动力和资本投入,但是能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投入要素在众多研究中也加入到了生产模型之中。在产出方面,除了正常产出外,还经常伴随着一些为非合意性产出,这种非合意性产出多表现为污染物的形式。因此,本文设定的生产函数形式为F(K,L,E)=Y(Y,P),其中K代表资本,L代表劳动力,E代表能源,Y代表收入,P代表污染物。参照Huand①设立了基于投入导向的节能潜力模型和基于产出导向的Wang(2006)的思路,本文采用DEA方法减排潜力模型。1.基于投入导向

7、的节能潜力模型在图1中,SS′为单位化的等产量曲线,投入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和能源,B点为有效率点,A为非经济有效生产单元,A′为技术有效,B为经济有效。那么,A点存在较大的效率损失,意味着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从A到A′可以达到技术的前沿,但是B点为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点,由A′到B点是由于配置效率造成的浪费。如果以B点作为最有效率点,A点的能源投入无效损失包括两部分:一E/YS部分是由于技术无效率而导致的所有投入资源过量AAA′,其中能源要素过度投入量为AA″;另一部分是由于配置不恰当所导致的松弛量A′B,参照B点的能源A′消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