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舆论传播与东林运动

晚明舆论传播与东林运动

ID:34595291

大小:6.33 MB

页数:148页

时间:2019-03-08

晚明舆论传播与东林运动_第1页
晚明舆论传播与东林运动_第2页
晚明舆论传播与东林运动_第3页
晚明舆论传播与东林运动_第4页
晚明舆论传播与东林运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晚明舆论传播与东林运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UDC——密级——编号——牟中唯j『巯火蓐博士学位论文晚明舆论传播与东林远动学位申请人姓名:刘士羞申请学位学生类别:全里劐鲢±申请学位学科专业:士旦查垡鱼指导教师姓名:羞整邋一博士学位论文DOCTORALDISSERTATl0N晚明舆论传播与东林运动论文作者:指导教师: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刘中兴吴琦教授中国古代史明清史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3年10月⑨博士学位论文DOCTORALDISSERTATIONDissertationPublicOpinionPropagationofLateMingDynastyandDonglinPa

2、rtyMovementSupervisor:LiuZhongxingSpecialty:AncientChineseHistoryResearchArea:TheHistoryofMingAndQingDynastyInstituteofHistory&Culture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October2013⑧博士学位论文DOCTORALDISSERTAT】0N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

3、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岬矽\日惨皆/调j一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华中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

4、守此规定)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导师签名:。缓j魄日翔:Pfj年f乒Af日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回壶迨塞握童卮溢蜃;旦圭生;旦二生i旦三生发壶!导师签名:.锈j施日期:扣f洚I≯RfB一\\桫、一yM午签(_歹格移謦日叶歹\\I≥弓年:,-1,名引签爹裕修作日⑧博士学位论文DOCTORALDISSERTAT

5、ION内容摘要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不同阶段,舆论在历史进程中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舆论本身是流动的信息,在明代中期以前,社会相对封闭、缺乏流动,舆论传播相对缓慢,在政治与社会中产生的影响有限。及至晚明,随着商业的发展、社会流动的加快,明初以来的社会控制不断减弱,大量身份自由的无产者流入城市加入商业洪流中,使市民阶层的队伍不断壮大,也使舆论传播的主体和受众得到充实,舆论的活跃成为晚明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商业城镇和城市人口的飞速增长,扩大了舆论传播的空间市场,政治、经济、文化的各种要素在传播的渠道中相互作用,带来了历史的变局。晚明舆论传播的深厚社会土壤与

6、鲜明时代特性是东林运动产生的重要社会条件,东林运动很大程度上就是舆论运动。东林强调“公论即国是”,要以天下之公论来克制和约束君主的一己之私。公论一方面是指官僚政治层面的朝廷公论,另一方面则扩展到社会层面,以社会舆论所体现的政治道德共识为主要内容,以东林党为代表的清流士大夫应该是掌握公论的“愚夫愚妇”的代言人。藉由这一层转折,衡量天下是非的公论便掌握在了东林党的手中。具体策略上,东林党人从争取发言权出发,选取关系士民利益的重大事件开展政治舆论活动,进而树立在朝中的代言人:同时不断强化学术领袖地位,从地方的角度以清议的力量开展社会舆论活动,成为当时的意

7、见领袖,从而形成了在野政治力量的代表。从更深层次来看,东林运动鲜明的舆论特点。体现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维护道德的批判精神。东林运动可以分解为三个层面,即学术层面的东林学派、政治层面的东林党和社会层面的东林人士,且都是以舆论为主要行动方式。在传统社会中,这三个层面事实上统一于士大夫一身多任的社会角色,都是传统士大夫批判精神的体现。清代吸取晚明的教训,大力压制舆论。清代士大夫虽然敢于批评政治,但是至多停留在技术层面,多为劝谕、恳请;民间的清议难以形成气候,无法形成制衡的力量。在传统社会中,舆论传播与社会运动互动发展的高峰在于晚明。而辛亥的共和呼声,“五四

8、”的民主诉求,无疑是这种以舆论进行批判的传承。东林运动所昭示的舆论的巨大力量,给予近现代社会运动启迪和激励。关键词:晚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