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文献重点归纳——宋李娜

国内文献重点归纳——宋李娜

ID:34596094

大小:27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8

国内文献重点归纳——宋李娜_第1页
国内文献重点归纳——宋李娜_第2页
国内文献重点归纳——宋李娜_第3页
国内文献重点归纳——宋李娜_第4页
国内文献重点归纳——宋李娜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内文献重点归纳——宋李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管理者工作压力、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1.5本论文研究的重点与创新点承上,本文研究的重点也就应该放在工作压力属性的界分和在此基础上的这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上。而就创新点而言,与以往的研究本论文研究相比较主要有如下几点创新:(1)管理者工作压力良、劣属性的界分。通过文本分析,得出了管理者工作压力的来源,并对这些压力源进行了初步的良、劣属性的统计归类。并以实证研究进一步明确和验证了了工作压力的属性界分。(2)在对工作压力属性界分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不同属性的工作压力与管理者自我效能感变量以及工作绩效变量之间的关系。明确了这三

2、种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3)以往的研究已经得出了自我效能感作为缓冲变量对于工作压力作用机制的影响,但是有关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压力作用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的研究却较少。尽管已有研究指出工作压力可能通过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进而影响个体的工作绩效,但是却鲜见有关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本文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一观点,表明管理者的工作压力可以通过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若干维度进而影响其工作绩效。(4)在工作压力良、劣属性的界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效能感变量的引入,部分解释了为何不同的压力项分别具有良压力和劣压力的属性,即为何有些压力项

3、通常对于工作绩效是积极的作用,而另一些压力项为何对于工作绩效是消极的影响。2.1.3工作压力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框架小结本文认为,有关工作压力的研究是一个包含压力源自变量、压力结果因变量和一系列中介、缓冲变量以及它们的动态作用过程的多层次的研究框架。对于工作压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和组织这两个维度上:①关注压力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个体的应对策略;②关注工作压力源,工作压力感与压力的组织结果(如工作满意感、组织承诺、离职倾向和工作绩效等)的关系。尤其对于后者的研究,在近年来越来越活跃,工作压力的研究日益关注组织层面的内容(马可一、

4、王重鸣,2003)。无论是工作压力与个体身心健康、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感还是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研究者都注意到,工作压力的实际影响效能因个体的差异有很大的不同。即在压力源与压力感以及压力感与压力效能(主要是工作绩效)之间有着许多影响变量;这些影响变量主要是:个性心理特征、效能感、压力应对策略、控制源、组织支持、角色认知等。...3.3.3本论文研究的构思模型与研究假设H1:管理者的各种工作压力源因素根据其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内源压力和外源压力两类属性的工作压力(即良压力、劣压力)。H2:管理者承受的工作压力与其工作绩效显著

5、相关。H2a:内源工作压力与任务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2b:内源工作压力与周边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2c:外源工作压力与任务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H2d:外源工作压力与周边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H3:管理者较高自我效能感对其工作绩效有积极的影响作用。H3a:自我效能感与任务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3b:自我效能感与周边绩效相关关系不显著。H4:管理者承受的内源工作压力与管理者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H5:管理者承受的外源工作压力与管理者自我效能感显著负相关。H6:管理者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6.2.

6、1本研究取得的进展与前人的研究相比,本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有关工作压力良、劣属性的界分。通过文本分析,得到了类似赫茨伯格“激励因素一保健因素”双因素理论的工作压力“良压力一劣压力”双因素模型。并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了这两类属性压力分别是内源压力和外源压力,在统计学意义上,它们分别具有良压力和劣压力的属性’。对于工作压力属性的界分,不但可以解决由于以往研究混同认识工作压力所带来的验机结论的莫衷一是的问题,而且对于深化工作压力作用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压力良、劣属性的界分,对于组织的压力管理实践

7、而言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2)通过将自我效能感变量引入了工作压力的研究框架,发现了该变量在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中的部分中介效应,从而深化了有关工作压力作用机理的研究。并在以往有关工作压力与自我效能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压力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关系。通过自我效能感变量的引入和分析研究,内源压力和外源压力为何对于工作绩效表现出良压力和劣压力的属性,得到了部分的解释。同时,通过本文的研究,也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压力、自我效能感和工作绩效的相关关系以及因果关系模型。(3)将工作压力、自我效能感和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放在中国企业管理

8、者这一样本群体中进行,提高了这方面研究的外部效度。因为以往对于工作压力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要是在西方的文化情景下进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在中国文化情景下,开展工作压力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是对以往研究的一个发展。(4)以往引入自我效能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