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苑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山东省东苑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4602632

大小:80.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08

山东省东苑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山东省东苑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山东省东苑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山东省东苑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山东省东苑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东苑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道家“无为而治”思想B.儒家“仁爱”思想C.法家“以法治国”思想D.墨家“兼爱”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出自《墨子·兼爱中》,大意是:看待别人的封国就像自己的封国,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就像自己一样,体现了一种无差别的平等观念,故选D。道家主张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与题干无关,故A错误。儒家的“仁爱”思想指的是一种仁者

2、爱人,大家互助互爱的观念,与题干意思不符,故B错误。法家提倡以法治国,强调君主权威,并无平等思想,故C错误。2.“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提出这一观点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韩非子【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效率高的机械也不使用;使人民爱惜生命,不详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和车,却没有地方要乘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陈列它。故排除BCD,选A。3.“今切以为其当与不当,可内反于心而定也。尧谓舜曰:天之历数在尔躬。言察身以知天

3、也。……天子者,则天之子也,以身度天。”此话意在A.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B.提倡唯物主义思想C.约束君主的权力D.宣扬君权神授【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出自《春秋繁露》为西汉董仲舒所作,体现了“天”与“君”的关系,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但是如果君主为政有失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以此对君主的权力形成制约。故C正确。A是心学的表述,B唯物主义思想更是与“天人感应”相悖,D不符合题意的主旨,排除。4.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A.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B.含“君权神

4、授”内容C.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D.向社会下层扩展【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儒学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通过政府官办学校著书讲授儒学,使儒学逐渐官方化和制度化,故C项正确;A中的“世俗化”在题干中不能体现,排除;材料中无法体现“君权神授”的内容,故B项排除;D项中“向社会下层扩展”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材料“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可知,汉武帝时儒学成为主流思想;从而得出正确答案。5.明代王艮在传承阳明心学的基础上,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认为“道”就存在于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这反映了心学A.逐步走向大众化世俗化B.进一步得到民众

5、的支持C.理论体系发生根本变化D.逐步背离传统民本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王艮认为“道”就存在于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民众的态度,排除B;心学属于理学的分支,没有从根本上突破理学体系,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与传统民本思想的关系,排除D。6.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这样评论李斯关于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仪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A.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B.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C.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D.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

6、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仪之后,势必至此。”可知李贽认为焚书乃是势之必然,即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所以本题选B,A、C、D与材料不符。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李贽。7.苏格拉底认为“如果神不制定正义的法律就很难有什么别的人制定这样的法律。”他还论证说:“凡是其本身就给违犯的人带来刑罚的法律,一定是有比人更好的法者所制定的。”这反映了苏格拉底A.强调公民应该都是法律的服从者B.思想主张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C.竭力推崇神的

7、意志高于人的意志D.主张城邦法律应遵从神的律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苏格拉底认为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因此公民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规定。B选项不符合苏格拉底人本主义的思想特点;C选项也是不符合他的人本主义思想;D选项没有在材料中找出有关城邦的内容。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思想8.14世纪初的佛罗伦萨“俗语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这反映“俗语学校”教育A.开始摆脱宗教神学束缚B.重在培养人们的政治素养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