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道德对于爱情婚姻的意义

情感-道德对于爱情婚姻的意义

ID:34609911

大小:2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8

情感-道德对于爱情婚姻的意义_第1页
情感-道德对于爱情婚姻的意义_第2页
情感-道德对于爱情婚姻的意义_第3页
情感-道德对于爱情婚姻的意义_第4页
情感-道德对于爱情婚姻的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情感-道德对于爱情婚姻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道德对于爱情婚姻的意义发布者:张露  (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优编部)  也许半个世纪过去后,后人会这样定义我们这个年代:这是一个出轨的年代。出轨和婚外性如此大规模地发生,它的泛滥是让很多人至今都无法接受的。婚姻从未像今天如此强烈地被渴望着,也如此强烈地被质疑着。但我相信,再过十年乃至二十年,这股强迫性的结婚和强迫性的离婚的浪潮终将会过去,因为它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和文化背景。在出轨和婚外性的闹剧中,我们会看到有趣的现象,挑拣完少部分中立客观的观点外,余下的评论多是情绪非常卷入的,论点也非常集中:痛骂负心汉,心疼原配妻,围攻恶小三。在这场全民大批判的过程中,我们

2、能确定的就是一种感受:无力感。我们无论哀叹世风日下,还是痛恨男人劣根,是鄙视“三儿”们的汹涌席卷,甚至人肉诅咒,这些都无法解决这三个字。这三个字如果衍生为一句话,那就是:靠什么,维系、保持乃至发展、提升我们的爱?女性情感资讯,中国人对待婚姻的态度:道德可以杀人!在包公的年代,答案当然是伦理纲常,小名叫做责任。在他的那个年代,有两种杀人行为是可以豁免的,一种是老子杀儿子;一种是老公杀奸夫淫妇,如果男人有了婚外情呢?用包公的狗头铡。陈世美就是这么死的。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说陈世美和秦香莲了,但他们的确代表中国人对待婚姻的态度,那就是道德可以杀人。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的道德是分不同层

3、次——■第一层道德就是对与错,对应情绪是恐惧。现实中就是法律,我们只需要遵守,不需要问为什么。很多人在婚姻中对犯错有一种天然的恐惧,这种恐惧可以追溯到一个小孩子不小心把妈妈的戒指弄丢以后的恐惧感——天要塌,地要斜的恐惧。有的人在出轨以后,会恐惧到阳痿,恐惧到彻夜难眠,就是一种对于被惩罚的恐惧,其实这种恐惧和现实中实际要遭受的并无相关,只是因为它来自孩提时代的体验,所以是非理性的濒死感。■第二层道德是好与坏,对应的情绪是内疚和负罪感。这就不只涉及到你的行为是不是犯规,而且还要告诉你为什么——你让别人受伤害了,或者说,你让弱者受伤害了——你是不能让弱者受伤害的。我曾看到一个爸爸

4、当众打孩子,边打边说:“老子天天累得像狗一样,回到家还要去家长会当孙子受气,你为什么不体谅体谅你爹辛苦?”这就是同时给孩子输入两个信息:你如果做错了(以大人的标准),就要受惩罚,此其一;其二,你做错了,不止要受到惩罚,而且还要作为容器接受爸爸我受到的老板的气,如果你拒绝接受,你就不是人。很多中国人都生活在内疚感里,他们一生的任务就是不让任何人因为他而受苦,如果稍微好一些就把名单缩小到亲密关系中,但这样就造成了一个后果,那就是他要么将别人置于自己之上: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或者逼急了,反其道而行之: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将自己置于他人之上。无论哪种行为,

5、当事人都会沉浸在强烈的内疚感中,他们会有一种拯救者或者被拯救的情结,似乎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关涉到其他人的一生。很多人都会这么劝说想死的人,你死了,你的父母怎么办?或者对离婚的人说,你离婚了,孩子怎么办?很多人都会说,为了孩子,为了父母,为了可怜的对方,为了所有可怜的人需要我照顾的人,我就忍了吧。这么做也可以维系情感,但代价是这个关系是苦涩的。因为任何人都无法反抗一个自然规律,那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也就是说收支要平衡,饿要吃,渴要喝,没有收获,任何付出都难以为继,只能以量充质,以次掺好。人的需要如同弹簧,如果过分压抑,会有两个后果,一个是遭到强烈反弹;一个是把弹簧压成铁丝——崩

6、溃了。我们这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在这个层面上纠结。无论是出轨者还是被出轨者,其实都在动用同一个思维逻辑。出轨者的逻辑是试图通过到外面喘口气,然后让自己可以更好地忍受让人窒息的生活,而被出轨者则试图忘记自己是会呼吸的,来更好地忍受让人痛苦的生活。两者的思想资源都是别人的感受大于自己的感受,甚至无法区分别人的感受和自己的感受。在我们幼小的时候,我们的感受是由父母定义的,比如老人永远都觉得孩子穿得太少,而爸爸总觉得孩子穿得太多,而孩子如果说我不想穿那么多,或者我想穿那么多的时候,父母加以否定:“不,你会觉得冷。”或“不,这么热的天……”如果我们的感受长期被父母的感受所覆盖,我们就

7、很难和父母分化,也就无法真正探索自己的冷热。在情感中,我们会看到很多80后的离婚不是因为彼此,而是因为彼此的父母不对付,或者要维护自己的父母,当他们为父母而战的时候,会比为自己而战还要“狂野”。分化意味着,我们可以区分什么是父母的感受,什么是我自己的感受,进而,我们需要分出层次,也要解决一个关键的问题:我到底是要为自己负责,还是要为别人负责?在中国,很多人都是为别人负责,而非为自己负责,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我无所谓,但我不能伤害我的父母,我的孩子,我的家人……没有人想想,为什么“我”是不重要的。当一个妈妈不能为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