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酮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查尔酮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ID:34610047

大小:302.1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8

查尔酮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_第1页
查尔酮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_第2页
查尔酮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_第3页
查尔酮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_第4页
查尔酮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查尔酮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8卷第8期应用化工Vol.38No.82009年8月AppliedChemicalIndustryAug.2009查尔酮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1,22刘翔峰,史道华(1.福建中医学院药学系,福建福州350108;2.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药学科,福建福州350025)摘要:查尔酮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其常见合成方法是以苯甲醛和苯乙酮为原料,加入碱、酸或金属等物质作为催化剂进行醛酮缩合反应,但产率较低,副产物多。近年来查尔酮化合物的合成采用了新技术,是以苯甲醛和苯乙酮为原料,BF4作为反应溶剂,水滑石为催化剂,在温度为343K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查尔酮产率可以达

2、到98.5%,该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收率高等优点。分析了近年来查尔酮几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催化剂的选择及其适用的条件。关键词:查尔酮;查尔酮衍生物;合成中图分类号:TQ2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206(2009)08-1210-04Researchprogressinthesynthesisofchalcone1,22LIUXiang2feng,SHIDao2hua(1.DepartmentofPharmacy,Fujian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uzhou350108,Ch

3、ina;2.DepartmentofPharmacy,FuzhouGeneralHospitalofNanjingMilitaryCommand,Fuzhou350025,China)Abstract:Chalconeisakindofflavonoids,itcanbesynthesizedusuallybybenzaldehydeandacetophe2none,withalkali,acidormetalmaterialasacatalystforcondensationreactionofaldehydesandketones,buttheyi

4、eldofthefinalproductislow,anditalsoproducesmanyby2products.Inrecentyears,thenewtechnologyhasbeenusedinthesynthesisofchalconecompounds,underthe343Kconditioncarryingontheresponseinthetemperature.Ittakesbenzaldehydeandacetophenoneasrawmaterial,BF4asresolverandthehydrotalciteastheca

5、talyst,theyieldofchalconecanreach98.5%.Thismethodhassomeadvantagesincludingshorterreactiontime,higheryieldandsimpleroperation.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thecatalystchoiceanditsapplicationconditionswerediscussedinthechalconesynthesis.Keywords:chalcone;chalconederivant;synthesi

6、s查尔酮及其衍生物是芳香醛酮发生交叉羟醛缩~70%。近年来,各种催化剂的不断发现及对反应合的产物,是合成多种天然化合物重要的有机合成条件的大量探索,查尔酮的合成方法已趋向于多样中间体。查尔酮的化学结构为1,32二苯基丙烯酮,化,本文综述了查尔酮合成方法中主要影响因素。以它为母体的天然化合物存在于甘草、红花等植物1催化剂中,这些天然查尔酮常含酚羟基。由于查尔酮分子1.1碱性催化剂结构柔性较大,能与不同的受体结合,因此具有广泛[4]董秋静以苯甲醛和苯乙酮衍生物为原料,在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抑制和清除氧自由基、抗菌、抗过敏、抗病毒、抗溃疡和解痉等[123]

7、。氢氧化钠乙醇水溶液中,室温制备了一系列的查尔查尔酮的经典合成方法是使用强碱或强酸催化酮衍生物,收率60%~90%。此方法简便易操作,苯乙酮及其衍生物和芳香醛的羟醛缩合,收率10%但缺点是该反应体系对设备腐蚀性比较大。收稿日期:2009206228修改稿日期:2009207214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J0103);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十一五”计划课题(06MA154)作者简介:刘翔峰(1984-),男,江苏徐州人,福建中医学院在读研究生,师从史道华教授,从事中药学研究。电话:15959000721,E-mail:liuxian

8、gfeng08@163.com通讯联系人:史道华,教授,硕士生导师,电话:0591-2285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