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相似的水稻遗传群体不同株高类型产量形成的基本特点

背景相似的水稻遗传群体不同株高类型产量形成的基本特点

ID:34618287

大小:3.01 MB

页数:71页

时间:2019-03-08

背景相似的水稻遗传群体不同株高类型产量形成的基本特点_第1页
背景相似的水稻遗传群体不同株高类型产量形成的基本特点_第2页
背景相似的水稻遗传群体不同株高类型产量形成的基本特点_第3页
背景相似的水稻遗传群体不同株高类型产量形成的基本特点_第4页
背景相似的水稻遗传群体不同株高类型产量形成的基本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背景相似的水稻遗传群体不同株高类型产量形成的基本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UDC学位论文学号密级M100737背景相似的水稻遗传群体不同株高类型产量形成的基本特点王熠指导教师姓名:董挂盎塾筮!堑刿盘堂!鎏苤扬刿!!至!QQ!董建吐塾撞!堑;!:!i盘堂!姿苤扬虬!!§QQ!申请学位级别:亟±论文提交日期:2Q!!生!旦论文答辩日期:!Q13生!月≥Q旦学位授予单位:扬刿盘堂学位授予日期:!!!!生i旦答辩委员会主席:鄞塞薹塾撞论文评阅人:廛:匡扬塾撞壑生迭盈寇亟2013年5月王熠:背景相似的水稻遗传群体不同株高类型产量形成的基本特点背景相似的水稻遗传群体不同株高类型产量形成的基本特点bYllllM24M1IIl9)III14IIIIl4

2、II11IIII研究生:王熠导师:董桂春教授黄建晔教授(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在群体水培条件下,2010,--,2011年以染色体单片断代换系水稻遗传群体120个株系为供试材料,测定其抽穗期和成熟期根、茎鞘、叶、穗各器官干物重和含氮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根系形态、根系活性、源库、氮素吸收利用及生育期、株高等性状,用最小平方和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水稻遗传群体按生育期、株高分类成7类,研究不同株高类型遗传群体水稻株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源库、物质生产与分配、氮素吸收利用、根系等性状的差异,分析株高与上述这些性状的关系,明确株高增加后水稻产量变化的趋势及其原因

3、,以期为水稻品种株型改良和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供试水稻群体株系间生育期、株高的差异显著,但分布相对集中。2010年播种到抽穗天数变幅为78"--'105d,91~100d的株系占81.67%,2011年播种到抽穗天数变幅为78~105d,101~110d的占74.17%;2010年株高变幅为97.33~185.44cm,110,-~150cm占88.33%,2011年株高变幅为77.89"--'197.56cm,110,、,150cm占72.50%。生育期与株高关系比较复杂,在生育期相对较短或并不太长的水稻中有可能选择到较高的株系,在生育期相对较长的

4、水稻中有可能选择到株高相对较矮的株系。2.平均株高在103.36~137.47cm(2010)、88.39,-~121.33cm(2011)范围内,株高增加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株高进一步增加至170cm左右时,产量仍有较大或更大的增加潜力,但受到气候因素、植株倒伏的影响较大,年度间波动明显。3.在一定的株高范围内,株高增加,穗数、千粒重均呈增加趋势,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多为高或较高,株高进一步增加超高型后,穗数仍有增加,但每穗颖花数有增有减,结实率、千粒重与一般高杆株系(B3类)相近。株高与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存在2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较为密切的关系。4.随着株

5、高的增加,抽穗期叶面积系数(有效、高效、总)、成熟期叶面积系数均明显提高,株高与叶面积系数关系密切,增加株高可显著提高叶面积系数。株高在一定范围内,单位面积颖花量、库容量随株高的增加多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增加到超高型时,单位面积颖花量仍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使库容量表现出与一般高杆类型(B3)株系相近或高的特点。总体而言,株高与单位面积颖花量、库容量的关系较为密切,增加株高有利于单位面积颖花量、库容量的提高。5.随着株高的增加,抽穗期、抽穗后和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均呈明显增加趋势,抽穗后、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增加更明显。除A类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

6、平,株高与抽穗期、抽穗后和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增加株高有利于促进各个时期干物质的生产与积累。随着株高的增加,抽穗期根干重比例、穗干重呈显著下降趋势,叶干重比例多呈显著增加趋势,茎鞘干重比例趋势不明显;随着株高的增加,成熟期根干重比例呈显著下降趋势,叶干重比例多呈显著增加趋势,茎鞘干重比例趋势不明显。但穗干重比例趋势不一,A类呈显著下降趋势,B类呈上升趋势,进一步增加株高到C类,穗干重比例又大幅下降。由于干物重分配的差异导致经济系数变化也不一致,株高高的株系,A类中等偏低,B类较高,C类又大幅下降。6.生育期A、B两类株系,随着株高的增高,抽穗期

7、、成熟期吸氮量均显著增加,株高进一步增加到超高型时,仍有较大数量的提高,类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生育期B类株系及超高型株系高株高的株系抽穗后吸氮量更大。可见,增加株高有利于提高各类水稻的抽穗期、成熟期吸氮量,也有利于促进超高型水稻抽穗后吸氮量的增加。生育期A类中,株高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关系呈显著线性负相关,株高高的株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较小,生育期B类中,株高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关系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株高高的株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较高,但进一步增加到超高型时,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又大幅下降。随着株高的增加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显著下降,株高越高的株系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