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天而建造——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参数化设计实践

为明天而建造——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参数化设计实践

ID:34619588

大小:890.9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8

为明天而建造——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参数化设计实践_第1页
为明天而建造——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参数化设计实践_第2页
为明天而建造——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参数化设计实践_第3页
为明天而建造——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参数化设计实践_第4页
为明天而建造——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参数化设计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明天而建造——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参数化设计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为明天而建造——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参数化设计实践TheArchitecturalCreationfortheFuture:ThePracticeoftheParametricDesignofthePhoenixInternationalMediaCenter撰文邵韦平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摘要凤凰北京国际传媒中心是后奥运时代北京又一个地标性建筑,由于独特的创意构想使设计走上了三维信息模型和参数化设计之路。工程实践使设计团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三维数字设计经验,并深深地体会到建筑设计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关键

2、词数字技术参数化三维Rhino2302300引言1建筑创意与技术应对当前建筑设计数字化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三维凤凰卫视是一家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并走向壮复杂形体的创意已不是弗兰克·盖里、扎哈·哈迪德等前大的民营电视媒体,它的注册地在香港,面向全球华人。卫建筑师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借助现代数字设由于北京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之一,因此在北京计工具,构建更加梦幻的建筑形象。刚刚过去的北京奥运打造一个与其身份相称的凤凰国际传媒中心总部基地就显会和正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上,都出现了大量三维复杂形得十

3、分迫切。为此业主组织了多轮设计方案征集,最终北体的优秀建筑作品,如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馆京院的“莫比乌斯魔环”方案胜出,得以实施。“水立方”、北京T3航站楼等,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三凤凰国际传媒中心项目位于北京朝阳公园西南角,占2维数字技术来支持建筑的设计和加工安装。以下结合北京地面积1.8公顷,总建筑面积6.5万m,建筑高度55m。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凤凰北京国际传媒中心项目,也是我们除媒体办公和演播制作功能外,还安排了大量对公众开放团队正在实施的一个地标性项目,介绍一些参数化设计的的互动体验空间,以体现

4、凤凰传媒独特的开放经营理念。心得体会。建筑的整体设计逻辑是用一个具有生态功能的外壳将主要的具有独立维护的使用空间包裹在里面,形成楼中楼的概念,两者之间形成许多有趣的共享与公共空间,达到满足公众参与体验和环保的目的。连续的整体感和柔和的建筑界面和表皮,一方面回应任务书的要求——体现凤凰传媒的企业文化形象的拓扑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对场地环境的积极响应。建筑轮廓极好地适应了基地周边道路不规则的方向以及道路转角的空间需求。南高北低的体量关系,一方面为办公空间创造了良好的日照、通风、景观条件,避免了演播空间的光照与噪音问

5、题,另一方面巧妙地避开了对北侧居民住宅的日照遮231CFD气流组织模拟图莫比乌斯概念与体型挡的影响,可谓是一举两得。取意于“莫比乌斯环”的建较为规则的体型,但并不具备矢量化的条件。如果是复杂筑造型与朝阳公园形成极其和谐的相互关系,成为公园面体型,将在表述上出现明显的缺陷。近年欧特克公司和向城市中心方向的点睛之笔。Microstation公司分别推出了各自的三维协同软件Revit和独特的创意构思形成复杂的三维建筑形体,包括建筑GC,它们在建筑表述上实现了三维协同和数据库共享,外壳、平面呈曲线形并在层间不断收放的

6、办公主楼以及演具有很好的工程前景。但凤凰国际传媒项目由于圆润流畅播体验裙房。为了增加建筑的体验效果,在东西两个共享的复杂形体形象,使得我们无法选用以常规体型处理见长空间内设置了连续的台阶、景观平台和流畅空中环廊和通的Revit和GC。经过向相关专家请教和学习,最终选择以天的自动扶梯,整个建筑充满动感和活力,并具有技术的Rhino和Catia作为软件平台,开始了凤凰项目艰难的三维合理性。设计之路。整个建筑也充分体现了对绿色节能和低碳环保设计理2.1概念方案的推敲与深化念的响应。光滑的外形没有设一根雨水管,所有在

7、表皮形根据最初的概念设想,建筑师用Rhino软件中比较强成的雨水顺着外表的主肋导向建筑底部连续的雨水收集大的塑型和矢量化功能,可以流畅地表现需要的自由曲池,经过集中过滤处理后提供艺术水景及庭院浇灌。具有面。由于Rhino具有一定的参数化功能,使得建筑师可以整体感和柔和的建筑外壳不仅在外观和与城市环境关系上较为快捷地对建筑体型进行联动设计与修改。之后我们还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同时也缓和了北京冬季强烈的高层建遇到实体模型制作的问题,共进行了两种尝试。首先是借筑街道风效应。建筑外壳同时又是一件“绿色外衣”,它助数字模

8、型的二维水平切片,请模型公司制作手工胎体,为功能空间提供了气候缓冲空间。建筑的双层外皮很好地再将其翻模,最后用传统材料加工成型。这种做法工序复提高了功能区的舒适度和建筑能耗。利用数字技术对外壳杂,受手工制作影响,精度低,为了脱模还出现不必要的和实体功能空间进行量体裁衣,精确地吻合彼此的空间关接缝,效果较难控制。其后我们尝试了第二种模型制作方系。共享空间利用30m高差的下大上小的烟囱效应,在过法,即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