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郁达夫比较研究综述

郭沫若、郁达夫比较研究综述

ID:34628543

大小:356.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8

郭沫若、郁达夫比较研究综述_第1页
郭沫若、郁达夫比较研究综述_第2页
郭沫若、郁达夫比较研究综述_第3页
郭沫若、郁达夫比较研究综述_第4页
郭沫若、郁达夫比较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郭沫若、郁达夫比较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2007年第4期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NO.4.2007JournalofHangzhouNormalUniversil,/(SocialSciencesEdition)Ju1.2007郭沫若郁达夫比较研究综述蒋烨琛,李杭春(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8)摘要:郭沫若与郁达夫恰如其自比的“孤竹君之二子”携手而立,在2O世纪中国文坛留下了深远的足迹。数十年来,研究者们既对两人引人瞩目的友谊怀有不减的兴趣,更将研究的目光转向探考两位文豪文学创作和艺术个性的异同和互动。现对郭沫若、郁达夫比较研究作一个梳理,透视

2、这一研究领域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挖掘此项研究的价值和可持续的学术空间。关键词:郭沫若;郁达夫;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1206.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2146(2007)04—0046—05五四——中国现代史上最富争议最为复杂的焦点。为什么会出现研究方向上这样大的急转一个时代,正是这个时代孕育了一大批中国现代史弯?又为什么是1985年?我们认为这主要基于上杰出的文化精英。郭沫若与郁达夫,《女神》和以下两方面的原因。《沉沦》,两个年轻人不期而至,发出“创造”的世纪第一,主要涉及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角——郁呼喊,从此无可争议地跨入影响时代的精英行列。达夫的文学地位和评价

3、问题。郁达夫在文学史上文坛对二人的关注自二人发起创造社投身文的地位不是一开始就得以稳固确立和正面评价坛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创造社的影响直接而的,在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郁达夫一度因为迅猛,郭沫若与郁达夫非同一般的友谊及龃龉分“过分渲染了主人公的感伤忧悒的病态心理”,会合都一度上升到社会事件的程度。[1]而真正意使读者受到“不健康的有害的影响”[2]而得不到义上的研究,国内始于1945年郁达夫遇害之文学史积极正面的肯定。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后;海外研究,主要是日本学者对两人关系的研8O年代初,这一情形才渐趋改观。1985年,郁达究和考证,则在上世纪3O年代末就开始了。②自夫遇难4

4、0周年,北京召开了纪念郁达夫烈士遇难此以后,郭、郁比较研究在海内#l-长期备受关注。40周年的大会。会上,胡愈之、夏衍等文化界政要高度赞扬了这位坦率真诚的优秀中国知识分一个分期子;而紧接其后的富阳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日本学者铃木正夫公开了他于20世纪70年代即已基本纵观郭沫若、郁达夫比较研究的文章内容,引完成的关于郁达夫死难真相的调查报告,这在史人注目的是一个时间分期——l985年。1985年学界、文学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引起了巨大反响。以前,大陆郭、郁比较研究全部集中在对于两人交1985年的两次会议对郁达夫爱国行为、历史地位往的研究和考证上;1985年以后,作品、文本、艺和文学成就的高度

5、评价,直接影响到郁达夫的相术个性的比较研究逐渐兴起,并很快成为研究的关研究。此后,不仅郁达夫的生平、思想、文学研收稿日期:2006—12—18作者简介:蒋烨琛(1983一),女,浙江湖州人,浙江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李杭春(1967一),女,浙江嵊州人.浙江大学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现代浙籍作家研究。0)1947年l1月27日《新民晚报》上发表了谈德《郭沫若回国与郁达夫被害之谜》一文,这是对二人交往关系开始探索的开始。②竹内好于1937年6月1日于日本《中国文学月报》上发表《郭沫若(达夫的来访>解说》。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第4期

6、蒋烨琛,李杭春:郭沫若、郁达夫比较研究综述47究形成了一个不小的高潮,在郭、郁研究这一特定条线索,即郭沫若、郁达夫的友谊与创造社历史的领域也迈开了大步——从1985年以前的考据实密不可分。一方面,这段友谊直接促成了创造社证式研究转入对二人创作、思想、精神内涵等多方的诞生。两人友情的加深和密切是在“郭沫若同面深入的比较研究。志称之谓:‘这就是后来的创造社的胎动时期⋯第二,在1984年12月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4]的1918年,可以想见,这段友谊的一端即联系大会上,首次提出的“创作自由”口号直接触动了着创造社这个影响深远的社团的诞生;另一方面,1985年后文艺界的精神走向。1985年是整

7、个中国二人友谊的发展和波折亦与创造社的发展、壮大、文艺界异常纷繁多样的一个年份。美术界、电影分裂这一段历史直接相关,并且多在这种互动结界、文学界、理论界都发生了许多开拓意义的事件,构中书写二人的交往。虽然侧重各有不同,但研一时间呈现出“雪崩式的巨变”(李陀)[3](]7461)。究者们不会忘了这段友谊的曲折性,即郭沫若所在理论界,1985年被称为“方法论年”,信息论、控言的“四次龃龉”,且大家也都注意到了第四次龃制论、系统论“三论”被批评家们借用到文学批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