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io2@c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的研究

s@c@tio2@c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的研究

ID:34629201

大小:4.47 MB

页数:73页

时间:2019-03-08

s@c@tio2@c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的研究_第1页
s@c@tio2@c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的研究_第2页
s@c@tio2@c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的研究_第3页
s@c@tio2@c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的研究_第4页
s@c@tio2@c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s@c@tio2@c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255学号:2160424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ThesisSubmittedtoDonghuaUniversityfortheMaster’sDegreeS@C@TiO2@C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的研究PREPARATIONANDTHEELECTROCHEMICALPROPERTIESOFS@C@TIO2@C专业:材料工程Major:MaterialEngineering导师:胡俊青教授Supervisor:Prof.HuJunqing作者:唐蓉Author:TangRong日期:2018年05月Date:May2018

2、东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我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我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东华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东华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

3、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姓名职称职务工作单位备注胡祖明教授答辩委员会主席东华大学王锋华教授级高工答辩委员会委员上海纺织特安纶事业部何春菊教授答辩委员会委员东华大学孙俊芬副教授答辩委员会委员东华大学王连军教授答辩委员会委员东华大学游正伟教授答辩委员会委员东华大学朱姝讲师答辩委员会委员东华大学范苏娜讲师答辩委员会秘书东华大学S

4、@C@TiO2@C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的研究S@C@TiO2@C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的研究摘要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人类对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如何将太阳能和风能等间歇性的清洁能源转化的电能进行经济持续的有效储存是影响人们能源使用的关键所在。锂硫电池由于质量比容量和体积比容量高,能量密度大,且硫单质资源丰富等优点,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青睐,是最有前景的新一代能量存储系统。然而,硫单质导电性差,充放电过程中易发生体积膨胀以及多硫化物的溶解等问题导致电池库伦效率低、稳定性差。这些问题限制了锂硫电池

5、的实际应用。为了解决锂硫电池中遇到的问题,研究者常常将硫与其他导电材料和具有固硫效果的材料进行结合,试图打破其锂硫电池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限制。碳材料由成本低廉,导电性好备受广大研究者们的青睐;而金属氧化物材料由于独特的结构和性质,能提供丰富的极性活性位点吸附多硫化物,有效地抑制多硫化物的溶解,缓解由穿梭效应引起的电池稳定性差的问题,广泛应用在锂硫电池的研究中。因此将碳和金属氧化物起来,有望充分利用二者的优点,从而全面提升锂硫电池的使用性能。本文选取了常见的TiO2和MnO2为研究对象,通过与碳材料进行复合,制备了多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

6、,应用于锂硫正极材料中,大大改善了其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IS@C@TiO2@C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的研究(1)以SiO2小球为模板,盐酸多巴胺为碳源,钛酸四丁酯为钛源,经过碳化、刻蚀步骤得到空心C@TiO2,再与升华硫复合得到S@C@TiO2正极材料。研究发现材料的两层多孔结构获得了较大的比表面积,増强了与电解液的接触;同时导电碳层为电子/离子的传输提供有效途径,降低了电池电阻,而TiO2层在整个循环过程中与多硫化锂之间具有相互作用,能够增强对穿梭效应的抑制,从而改善了锂硫电池性能,电池在1C下循环100圈仍保持将

7、近80%的比容量,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2)以KMnO4为原料制备了空心结构C@MnO2,后与硫单质复合得到S@C@MnO2。通过相关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证明:得益于导电碳层和具有固硫效果的MnO2之间的共同作用,材料大大改善了电池的导电性,同时对循环过程中的多硫化锂的溶解问题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了电池性能;在1C电流下的循环测试100圈后仍保留70%的比容量,是一种优良的锂硫电池正极复合材料。(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合成了具有三层核壳结构的中空C@TiO2@C纳米结构并与硫复合制备了S@C@TiO2@C复合材料。通过电

8、化学性能测试发现,其具有高达99%的首圈库仑效率和优异的-1倍率性能。在1C的电流循环200圈仍具有517.2mAhg的比容量。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来源于其独特的三层复合结构。该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