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盾牌_兼议_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_

熔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盾牌_兼议_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_

ID:34632140

大小:113.9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8

熔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盾牌_兼议_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__第1页
熔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盾牌_兼议_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__第2页
熔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盾牌_兼议_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__第3页
资源描述:

《熔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盾牌_兼议_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2期兰州交通大学学报Vol.29No.22010年4月JournalofLanzhouJiaotongUniversityApr.2010文章编号:1001O4373(2010)02O0059O03熔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盾牌)))兼议5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6*景延秋(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2)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缺乏系统的研究,更没有形成系统的成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世界范围内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国家制定出一部完整的、系统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保护法。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法律机制中图分类号:D90O052文献标志码: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著立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是一个民族题,将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模式进行归纳整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是民族宝贵的精神财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类型都纳入到法律保护体系中富,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体现。而这些记忆进行综合、系统研究。在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很容易被忽略和忘却的。较之有形遗产较零散,缺乏专门的基本法,还没有形

3、成完备的法律保障体而言更为脆弱和不可再生,过去由于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的情况下,5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6的出版的忽视,加上传承、利用措施不落实,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其他学者研究相关问题提供理论支持,为促进我国非物质每分钟都在消亡。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的藏族史诗5格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尽快出台提供对策建议。萨尔王6随着一批西藏老艺人的相继辞世,已经差不多到了非物质遗产的/濒危性0集中表现在/传承危机0,而解决人亡歌息的地步。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传承危机的关键是/传承人的保护0。应当将其保护纳入到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具有历史、文化价

4、法律机制中,首先,政府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项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例如,中国景泰职责,对传承人进行有效的认定,为了确保传承人认定的全蓝和宣纸技艺流失海外、花木兰故事被国外包装成大片,三面和公正,应当将现行的申报制改为普查制。具体的保护方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成为国外游戏行业的主角,同仁堂式包括对传承人和传承机制进行资助,但政府应对资助经费在日本遭抢注,当我们再想使用这些传统文化遗产时,我们的使用和传承活动进行监管。同时,应通过民事关系使传承就要向外国人支付使用费。我们深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获得利益,以调动其传承的积极性,包括知识产权法保护艰难,形势

5、严峻,因此我们不能不高度警觉,全面维护我国的和合同法、企事业法等民商事法律制度的保护。在当前非物文化安全,并把它摆到国家最高的决策议事日程上来,尽快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与保护濒危的拿出全面对策,加以解决。传承人是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否则,随着大多活态传承人面对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人们生活方年事已高,不及把优秀传承人掌握的技术、技艺、技能、绝活式的改变,如何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传承民族文化的血脉,及时用各种方式存留下来,人亡歌息,人去艺绝,就会造成非特别是运用法律的手段来完成这一使命,是一个严肃的课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弥补的损失[1]。题。然而,

6、目前学术界鲜有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对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法律保护起源于上个世护的系统研究,多从某一法律部门为视角进行理论层面的分纪中期的非洲、南美等地不发达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析,其中以知识产权层面进行保护的研究最为常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则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保护方赵方的5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6(中国社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历经半个世纪的努力,各国政府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一书的出版正逢其时。该不仅在国际层面上意识到有必要加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方*收稿日期:2010O01O10作者简介:景延秋(1972O),女,河南南阳人,副教

7、授,博士。60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第29卷面的合作,以维持世界文化和生物形态的多样性,在国内层齐爱民也认为我国需要建立商标权保护模式的申请人、注册面上也展开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问题的积极研究商标、权利实施以及在先权利保护与歧视使用禁止等诸制和探索。我国于2004年8月28日加入了5保护非物质文化度,但鉴于商标法规定的商品分类无法涵盖所有的非物质文遗产国际公约6,国内有关非物质遗产的专门立法正在积极化遗产,因此商标权保护模式应与著作权保护模式相结实施中。但在构建法律保护体系的过程中,学界存在一定的合[3]。分歧。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