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演变

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演变

ID:34639168

大小:81.3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8

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演变_第1页
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演变_第2页
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演变_第3页
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演变_第4页
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7卷第4期地球科学进展Vol.17No.42002年8月ADVANCEINEARTHSCIENCESAug.,2002文章编号:1001-8166(2002)04-0491-06곘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演变龚家栋,程国栋,张小由,肖洪浪,李小雁(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摘要:通过对水系变迁的分析,勾画了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环境变化的大体框架。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变迁,演绎了西北干旱地区普遍存在的水系溯源退缩过程。在地质历史时期,这种溯源退缩主要原因是地质运动和气候变化,而近代、现代人类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活动加速了河

2、流水系的溯源退缩,并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自然因素的作用。巴丹吉林沙漠曾经是黑河下游的冲积湖积平原。那么如果绿洲消失,额济纳三角洲就有可能再现巴丹吉林沙漠的形成过程,形成新的“额济纳沙漠”。在第四纪早期,额济纳盆地存在两个水流系统,且气候环境较为温暖潮湿;随后两个水流系统逐渐合并,区域气候亦有变干变暖的趋势;至第四纪晚期,气候更加干旱,现代水文网定型。东西居延海不是黑河流域的终端湖,在地质历史上属于黑河流域下游的河道湖。随着黑河水系不断地溯源萎缩,东西居延海及居延泽也存在着一个逐步缩小的过程,并在近现代演变为尾闾湖。显然,东西居延海作为尾闾湖只是一个很短暂的时期。关键词:环境演变;水

3、系变迁;额济纳地区;黑河中图分类号:P33文献标识码:A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的生态环境退化已经引起相比,额济纳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起步较晚。如何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为了恢复额济纳旗的生态环理解额济纳地区的生态环境退化,不仅具有重要的境,1992年国家计委批复了“黑河干流分水方案”;科学意义,而且对于该地区生态建设战略决策也具1995年国务院八部委、院士考察团先后对额济纳生有重要的意义。干涸的居延海能否“再现碧波荡漾、[1,2]态环境进行了专题考察;1997年国务院批准了天水一色的美景”,是牵涉流域中下游水资源分配“黑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并成立了“黑河流域管理及生态与经济综合管理的焦点

4、问题。局”,完成了1999—2000年度黑河流域水资源的统在干旱地区,水系的变迁对生态环境演变起着一管理和向下游的输水任务。1999—2001年,额济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大尺度水系变迁的分纳旗连续3年被列为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县(旗)。析,勾画出额济纳地区环境演变的大体框架。2001年2月,朱镕基总理主持召开的第94次总理1自然地理背景及环境现状办公会议,专题研究了黑河的治理问题,并特别强调了下游额济纳绿洲地区的生态治理。所有这些,额济纳盆地为阿拉善台隆以北的边缘凹陷盆为额济纳地区的生态治理和环境建设提供了前所未地,南部与阿拉善台隆为深大断裂接触,东侧与巴有的机遇。然而,与国内

5、外类似地区如中亚咸丹吉林沙漠也为断层所限,北、西侧与山体为不同[3,4][5][6]海、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石羊河下游民勤等角度的山足面接触。气候极端干旱,年均降水量收稿日期:2001-08-11;修回日期:2001-09-10.곘*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编号:G1999043506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综合管理试验示范”(编号:KZCX1-09-03);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创新项目(编号:210030)和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基金资助.作者简介:龚家栋(1962-),男,四川蓬溪人,

6、研究员,主要从事干旱区水文与水资源研究.E-mail:jiadonggong@hotmail.com492地球科学进展第17卷[11~13]37.9mm,潜在蒸发量3700~4000mm,相对湿度着不同的意见,但流沙起源于下伏的冲积湖[14]不足35%,年均风速4.4m/s,全年8级以上大风积物并无太大的争议。而且其演化模式并不是日数52d。自然条件极为严酷,生态环境极端脆流沙不断出现、扩大的直线发展过程,而是活动期[15,16]弱。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在穿越中下游分界线正义与固定期相互交替。峡以后,在鼎新灌区汇西支流域北大河,称弱水或从地貌上看,巴丹吉林沙漠东部以雅布赖山为额济纳

7、河,经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在狼心山分为东界,西部则以现代黑河河道、地堑式断裂带/古河道西两河(纳林河与穆林河),分别注入东、西居延海与鼎新盆地和额济纳盆地相邻,南抵走廊北山,北(索果诺尔和嘎顺诺尔)。在东西河两岸,由于河水至拐子湖。地质历史上大规模的冲积湖积物沉积,32的滋润,在面积达30.8×10km的额济纳干三角应当与祁连山区的水系有关。走廊北山的龙首山与洲上,形成了以胡杨(Populusdiversifolia)、沙枣合黎山交汇处,目前为一条沙带,是沟通河西走廊(Elaea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