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聚焦显微内镜实时诊断门螺杆菌感染和指导emr治疗的研究

共聚焦显微内镜实时诊断门螺杆菌感染和指导emr治疗的研究

ID:34639253

大小:11.93 MB

页数:112页

时间:2019-03-08

共聚焦显微内镜实时诊断门螺杆菌感染和指导emr治疗的研究_第1页
共聚焦显微内镜实时诊断门螺杆菌感染和指导emr治疗的研究_第2页
共聚焦显微内镜实时诊断门螺杆菌感染和指导emr治疗的研究_第3页
共聚焦显微内镜实时诊断门螺杆菌感染和指导emr治疗的研究_第4页
共聚焦显微内镜实时诊断门螺杆菌感染和指导emr治疗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共聚焦显微内镜实时诊断门螺杆菌感染和指导emr治疗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共聚焦显微内镜实时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指导EHR治疗的研究博士研究生:季锐导师:李延青教授专业:内科学(消化系病)中文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感染呈世界性分布,大量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表明,Hpylori感染导致的黏膜炎症反应是引起诸多胃黏膜相关疾病的基础,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瘤和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已被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I类致癌因子。目前临床常用的Hpylori诊断方法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其中组织切片染色的敏感

2、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同时观察黏膜病理学变化,但传统组织学属于有创检查且需时较长,无法实现即时诊断。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是一种新型的内镜技术,在进行常规电子内镜检查的同时,可通过小型化的共聚焦显微镜提供近1000倍放大的消化道黏膜图像,达到与横切病理切片相似的成像效果,有助于内镜医师在操作过程中作出即时的组织学诊断并指导靶向活检。目前已有应用CLE实时诊断Hpylori感染的个案报道,但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尚未明确。在胃黏膜疾病的演进过程中,Correa所提出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一萎缩性胃炎一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一上皮内瘤变一肠型胃癌的多阶段模型已

3、被广泛认可。鉴于Hpylori为重要的致癌因素,长期以来且pylori根除治疗对胃癌发生的预防作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已证实根除Hpylori可缓解胃黏膜炎症,但对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的影响仍存在很大争议,在萎缩肠化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可逆转点",若超过该点则难以逆转,由于肠上皮化生在胃内常呈灶状分布,普通内镜下随机活检的取样误差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除I-Lpylori感染外,黏膜致癌过程还包括宿主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参与。正常的胃黏膜上皮屏障可有效防御和抵抗各种有害理化因素的损伤,黏膜屏障的损伤已被发现与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结肠瘤

4、变、胃癌等多种疾病相关。作为常见的癌前状态,由于局灶分布取材困难,肠化生黏膜中的上皮屏障功能尚未见研究。借助于CLE可在镜下准确区分正常胃黏膜和肠化黏膜,同时CLE对比剂荧光素钠也是广泛应于上皮细胞通透性研究的小分子标记物,可反映胃上皮屏障的完整性,从而使CLE可全面观察不同黏膜状态在且pylori根除前后的形态和功能学改变。伴肠上皮化生的胃黏膜经长期演变,部分可发展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对于此类病变,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是目前对早期胃黏膜瘤变内镜治疗的主要方法,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积累了丰富经验。残余病灶的复发是EM

5、R治疗后的主要问题,病灶的水平和垂直安全边界均必须充分考虑,但在分块切除或病灶边缘烧灼严重的情况下,对EMR标本的水平安全边界常难以判断,只能依靠术后内镜随访对切除边缘的多次活检。若可将CLE的实时病理优势发挥在对EMR病灶切缘的在体判断中,则可望提高内镜完全切除的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本课题拟围绕CLE在Hpylori相关胃黏膜疾病中的应用开展研究,研究目的包括:1.总结吖啶黄染色下胃黏膜Hpylori感染的直接和间接征象,前瞻性研究共聚焦显微内镜对月:pylori感染的实时诊断效率。2.胃黏膜在月:pylori感染及肠上皮化生等情况下,是否存在胃上皮屏障功能的损伤;

6、应用Hpylori根除治疗对胃内肠化黏膜和非肠化黏膜的影响差别。3.前瞻性评估共聚焦显微内镜在辅助判断EMR切除完全性中的价值。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共聚焦显微内镜对且pylori感染的实时诊断应用整合式共聚焦显微内镜(PentaxEC3870K),以黏膜表面喷洒吖啶黄作为对比剂,对2008年8月至2009年3月间计划行胃镜检查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连6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续患者进行CLE检查。研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选取前20位患者的共聚焦图像及相应横切病理图像,由3位内镜专家和1位资深病理专家进行开放式评估,总结CLE下Hpylori感染的特征,建立Hpylori感染的

7、诊断标准。第二阶段对83位连续患者进行前瞻性CLE检查,分别观察其胃窦、胃体的大弯及小弯侧黏膜,根据制定的CLE诊断标准实时判断是否存在Hpylori感染征象。将活检组织改良Giemsa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作为金标准与CLE结果进行对照,评估其诊断效率。同时随机选取50位患者图片,由3名未参加实时判断的CLE内镜医师进行观察者间一致性检验。第二部分:共聚焦显微内镜下月=pylori与胃肠上皮化生对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11月间来院就诊的已知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患者,同意行CLE检查代替普通内镜者纳入研究。先行普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