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在昏迷病人急救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昏迷病人急救中的应用

ID:34643406

大小:147.0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8

临床路径在昏迷病人急救中的应用_第1页
临床路径在昏迷病人急救中的应用_第2页
临床路径在昏迷病人急救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临床路径在昏迷病人急救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738∀西部医学2010年9月第22卷第9期MedJWestChina,Sept2010,Vol.22,No.9临床路径在昏迷病人急救中的应用谢敏,杨宁梅,侯颖(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南充637000)[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昏迷病人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制定昏迷病人处理临床路径,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新收入ICU的98例昏迷待诊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试验组按照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急救;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治疗、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相同时段的意识状态、确诊时间、入住ICU时间及费用及并发症发生

2、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1~12小时内和12小时后,两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确诊时间、住ICU时间、费用、并发症发生率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路径的诊治和护理方法更科学、更符合急救特点。[关键词]临床路径;昏迷病人;急救[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511(2010)09173803EvaluationontheeffectofclinicalpathwayonpatientswithcomaintheintensivecareunitXIEMin,YANGNing

3、-mei,HOUYing,(NanchongCentralHospital,Nanchong637000,Sichuan,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ectofclinicalpathpatientsonpatientswithcomaintheICU.MethodsPatien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experimentalgroupandcontrolgroupwith49caseseach.Traditionaltreatment,nursingcareand

4、clinicalpathwaymethodwereimplementedrespectivelyinthecontrolandstudygroup.Wecomparedthestateofconsciousness,confirmeddiagnosistime,ICUstaytime,treatmentcostsandcomplicationratesbetween-group.Result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above-mentionedevaluationindicatorsbetweentw

5、ogroups(P<0.05).ConclusionTheclinicalpathwayforpatientswithcomaismorescientific,andmoresuitableforfirstaid.KeywordsClinicalpathway;Coma;Thefirstaid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CP)是一组医护人斯哥昏迷评分(GC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治疗和护理所制订的一个最005),具有基线可比性。适当的照护计划,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1.2方法流程来实施治疗

6、和护理,是一个既能降低平均住院日1.2.1制订原则以国内外循证医学的指南为依[3]和费用,又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诊疗标准化模据,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由多科专家及管理人员协[1]式。为给昏迷待诊病人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低成作,统计了以往4年内昏迷患者的抢救治疗过程,将[2]本的医疗护理服务,实现对患者的最佳照护,我们与治疗、护理工作有关的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所进行对昏迷病人制定了急救的临床路径,经临床应用取得的各类检查、护理操作、患者的最后诊断、转归及并发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症等,然后通过专家讨论,设计了此类患者入院后241资料与方法小时急救的

7、临床路径表(表1)。1.1一般资料将2008年3月~2010年3月我院1.2.2实施前培训临床路径制订后,对相关医务ICU收治的98例病因不明的昏迷待诊患者,根据随人员进行培训,让临床路径的执行者充分了解和掌握机数字表随机分成试验组、对照组各49例,其中对照临床路径的意义及实施方法,以保证路径的全面实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5~80岁,平均年龄57.84施,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反馈,对使用过程中出现!14.7岁;试验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5~81岁,的问题及时纠正,督查小组定期进行临床实践效果评平均年龄59.7!18.2岁。两组患者年

8、龄、性别、格拉价并不断整改,达到持续改进。西部医学2010年9月第22卷第9期MedJWestChina,Sept2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