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

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

ID:34645053

大小:119.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8

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_第1页
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_第2页
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2002年8月武警工程学院学报Aug.2OO2第l8卷第4期JOURNALOFENGGCOLLEGEOFARMEDPOLICEFORCEvd.18No.4【通信工程研究】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赖玉强王甲琛(武警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陕西西安710086)【摘要】软件无线电技术是未来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已应用于现代军事通信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之中。本文讨论了软件无线电的基本原理、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关键词】软件无线电;体系结构;智能无线;A/D及D/A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变频1引言软件无线电

2、这一新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各国无线电领域的有关专家和学者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并发展成为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新的体系结构。软件无线电实际上是一种多频段、多模式、多功能的无线通信体制,具有良好的通用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并且使通信系统互通、互联和功能升级变得非常方便。因而,它被视为继模拟到数字、固定到移动后的又一次通信技术革命。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军事通信及民用通信方面都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当前最先进的军用软件无线电系统属美军的“speakeasy”系统,在1997年3月的军事演习中,它成功地与HF、HaveQuick一1ISINCGARS、Civ.ilAviation及UHF

3、SATCOM等美军不同兵种的不同制式的通信装备进行了兼容与互通。软件无线电在民1感官通道的信息,对其整合分析,作出反映;视听结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视听结合的心理效应具合比任何一种单一通道获取信息都更为有效、准确。有1+1>2的优势。因此CA/课件界面设计中,要下面是对于学习者在不同的刺激方式上,对同一学对二者的运用给予同等的重视,尤其不要忽视对声习内容进行相同时间的学习,然后在一定时间间隔音的必要地运用;要针对具体情况,力求找到视听的后,进行学习效率测验得到的接受信息效率的对比最佳结合点,以更大限度发挥视听结合的优势,使学资料,如图:习者获得最大的信息。三小时后三天

4、后参考文献。形率[1]张文兰,焦建利.视听一tL,理学[2]胡亚宾,裴学梅.创设CA/软件友好界面的若干原则.中国电化视觉60%15%教育.1999年1月[3]周宗伟.CA/课件中的记忆强化策略.中国电化教育.1999年l2听觉7O%4O%月视听结合9O%75%收稿日期:200l—l2一l2第一作者:赖玉强,男,现为武警工程学院声像技术教研室教员。67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OO2年第4期用通信方面,特别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方面,如欧洲的ACTS(AdvancedCommunicationsTech—nologi

5、esandServices):r~,目取得了有效的成果。我国对软件无线电技术也相当重视,将软件无线电技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应用作为国家863计划的申请项目之一,提出了TD—SCDMA系统方案,该方案结合了智能天线,同步CDMA及软件无线电等国际领先技术。图1软件无线电结构2软件无线电的基本原理及体系结构软件无线电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一个通用、标准、模块化的硬件平台上利用软件来定义实现无线电台的各种功能。即整个无线电台以RF、IF、基带信号及各控制协议全部由软件编程来实现。把数字化处理(A/D及D/A变换)尽可能前靠近天线,利用DSP技术或PC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6、使得无线电的各种功能尽可能用软件来完成。由于受宽带天线、高速A/D及D/A等技术水平的限制,实现理想的软件无线电台的技术条件目前尚不具备,因此,对软件无线电的研究,目前集中在相关的关键技术上,以及最大限度地体现软件无线电的基本设计思想,把软件无线电所要求的通用性、灵活性、开放性应用到实践中去。软件无线电台主要由宽带天线、RF转换模块、宽带A/D及D/A变换器、通用或专用DSP以及各种软件组成,如图1。软件无线电台的天线需要跨越多个频段,它既有多倍频程的频段,又有统一的形式和低损耗以提供可用的业务频段,例如,1MHz~2GHz。在军事通信中,移动终端要用VHF/UHF

7、系列、UHF卫星通信、HF通信作为备用通信模式。为了便于实现,可在全频段或每频段使用多副天线及一个RF模块的方式,也可考虑智能无线技术。FR转换模块包括变频、滤波、功率放大。由于RF转换是对模拟信号进行的,在软件无线电中,某些RF转换的问题更加突出,必需考虑电磁干扰问题。同时射频数字化对数字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A/D变换器有足够的带宽(2GHz以上)、较高的采样速率(60MHz以上)和较高的A/D转换位数。目前8位的A/D变换器的带宽已做到1.5GHz以上。模拟信号经过数字化后的处理任务全由DSP完成,通常采用数字下变频技术,以降低数据速率,把信号变成基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