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承接模式研究

南昌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承接模式研究

ID:34647183

大小:5.41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3-08

南昌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承接模式研究_第1页
南昌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承接模式研究_第2页
南昌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承接模式研究_第3页
南昌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承接模式研究_第4页
南昌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承接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昌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承接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根据《中央民族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收藏和利用管理办法》,我校的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均须向中央民族大学提交本人的学位论文纸质本及相应电子版。本人完全了解中央民族大学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收藏和利用的管理规定。中央民族大学拥有在《著作权法》规定范围内的学位论文使用权,即:(1)学位获得者必须按规定提交学位论文(包括纸质印刷本及电子版);(2)为教学和科研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等场所提供校内师生阅读等服务;(3)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中央民族大学向教育部指定单位提交公开的学位论文;(4)学位论文

2、作者授权学校向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及其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和中国学术期fO(光盘)电子出版社提交规定范围的学位论文及其电子版并收入相应学位论文数据库,通过其相关网站对外进行信息服务。同时本人保留在其他媒体发表论文的权利。本人承诺: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中央民族大学学习期间创作完成的作品,并已通过论文答辩;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纸质本论文的内容一致,如因不同造成不良后果由本人自负。本人同意遵守上述规定。(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q不保密,口保密期限至年月lE)作者暨授权人签字:王必蛋乏20哆年易月垆日学位论文原创性声

3、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字:王细叉20B年占月汐曰H年二月∥日摘要产业转移是产业资本的区域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引导着技术、管理、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对于转出地和承接地来说,两者都迎来了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机遇。尤其对于

4、承接地,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可以通过承接发达地区的转移产业,加速工业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进行产业优化升级的压力增大,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急需向外转移。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成本优势,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业基础和梯度差。而且,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也是我国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我国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对保持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南昌作为我国中

5、部地区六省会城市之一,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和机遇,也是我国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作出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本文以南昌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了南昌从1988.2011年间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宏观情况,从趋势上分析了南昌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从南昌109家重点企业中筛选出44家转入企业,分析了企业的规模、所属行业、来源以及转移方式、动因。文章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检验了南昌承接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转移对南昌经济增长有着较为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其次利用路径分析法研究了产业转

6、移效应对南昌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效应、TT就业效应和资本积累效应均对南昌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技术溢出效应未通过检验。文章总结了南昌“产业规划为主导,政府为中轴,工业园区为支点"的承接模式,并对日本、港台和珠三角地区成功承接产业转移的案例分析,从中得到借鉴。最后文章指出了南昌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支柱产业发展偏慢、人力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利用、污染问题显现以及政府服务作风等方面问题,并结合文章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南昌能够进一步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提高

7、工业园区建设管理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等建议,以期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果。关键字:产业转移;效应;模式ABSTRACTIndustrialtransferistheprocessofindustrialcapitalmovingfromoneplacetoanother,guidingoptimalallocationoftechnology,management,laborandotherfactorsofproduction.Itisagoodchanceforbothplac

8、estransferredoutandintotoupgradeitsindustrialstructure.Especiallyforthebackwardareas,itCanacceleratetheprocessofindustrialization,andnarr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