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国高考历史试卷(教师)

上海全国高考历史试卷(教师)

ID:34653067

大小:508.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3-08

上海全国高考历史试卷(教师)_第1页
上海全国高考历史试卷(教师)_第2页
上海全国高考历史试卷(教师)_第3页
上海全国高考历史试卷(教师)_第4页
上海全国高考历史试卷(教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全国高考历史试卷(教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共0分)1.(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1题)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答案】A【点拨】此题考察第2分册第1课第1自然段:距今1万年年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

2、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考试内容:史前时代/原始农耕。分析:题干中的“经济革命”即指新石器时代的“农耕和驯养”取代“采集狩猎”的进程,被称为“农业革命”。人类在此基础上由“史前”跨入“文明”。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结束】2.(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3题)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A.夏人的活动地域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答案】B【点拨】此题考察第2分册第5课社会变革的内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

3、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了急剧的变革。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各国之间不断开辟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所以根据材料叙述,应该是B。周朝,尤其是东周时期,正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历史技能/辨认空间中历史发生的位置及其演变;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试内容:夏商王朝/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夏商王朝/商朝与青铜文化;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封邦建国与

4、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社会大变革/东周的建立和经济领域的变革。分析:此题的关键信息有四:在同一地点;发掘时间;青铜器的数量巨大;青铜铭文内容——诸侯战争、土地交换。这些足以排除ACD。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结束】3.(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4题)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答案】B【点拨】此题考察第2分册第5课百家争鸣的内容,法家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提倡专

5、制独裁,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考虑。故选B。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考试内容: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社会大变革和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分析:“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对照一下选项,不难做出判断。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结束】4.(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5题)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特点是A.主人和农民之间有雇佣关系B.具有商品货币关系C.有自营地和份地的区别D.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答案】D【点拨】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考

6、试内容:中世纪西欧/庄园和城市/中世纪庄园的特征。分析:自给自足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的基本特点,西欧中世纪庄园同样具有这一特点。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此题为比较题,中世纪的庄园在第1分册,课文的描述如下: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国会、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都是庄园领主。典型庄园的耕地大致包括三部分: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和自由农民分地。东汉后期的庄园在第2分册第10课,在讲述东汉的衰败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豪强势力的不断膨胀,豪强地主拥有“连栋数百,膏田满野”的大庄园,驱使成

7、千上万的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经济上自给自足,非常富有。所以从课本描述,可以得出ABC都是错误的。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结束】5.(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6题)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途中可以与他进行贸易的的国家和地区有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A.西域、大食、波斯B.大食、波斯、新罗C.西域、日本、大食D.波斯、新罗、日本【答案】A【点拨】此题考察的是第2分册第15课唐朝中外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在课文中有。选项中的日本、新罗是不能通过陆路通道过去的,必须走海路,故选A。渗釤呛俨匀谔

8、鱉调硯錦。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考试内容: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中外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全盛。分析:记得丝绸之路全盛时期的基本路线即可。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结束】6.(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7题)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右图)它反映了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