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cl胁迫对珊瑚菜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等生理特性的影响

nacl胁迫对珊瑚菜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等生理特性的影响

ID:34662533

大小:711.2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8

nacl胁迫对珊瑚菜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等生理特性的影响_第1页
nacl胁迫对珊瑚菜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等生理特性的影响_第2页
nacl胁迫对珊瑚菜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等生理特性的影响_第3页
nacl胁迫对珊瑚菜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等生理特性的影响_第4页
nacl胁迫对珊瑚菜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等生理特性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nacl胁迫对珊瑚菜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6期干旱地区农业研究Vol.29No.62011年11月AgriculturalResearchintheAridAreasNov.2011NaCl胁迫对珊瑚菜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等生理特性的影响*李宏博,吕德国,姜水莺,梁姗,朴钟云(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辽宁沈阳110161)摘要: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珊瑚菜幼苗,测定了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和三种抗氧化酶活性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除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在100mmol/LNaCl溶液处理条件下变化不明显之外,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

2、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呈明显的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反映PS活性中心荧光特性的四个参数: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还原QA的能量(TR0/RC)、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0/RC)、单位反应中心耗散掉的能量(DI0/RC)在100mmol/L和200mmol/LNaCl溶液处理条件下的变化均不明显,在300mmol/LNaCl溶液条件下,除ET0/RC变化较小外,ABS/RC、TR0/RC和DI0/RC均呈先增再降趋势。珊瑚菜对NaCl胁迫具有一定的适应调

3、节能力。关键词:珊瑚菜;NaCl胁迫;叶绿素荧光;生理特性中图分类号:Q945.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01(2011)06-0239-05珊瑚菜(GlehnialittoralisFr.SchmidtexMiq.)为1.2材料培养[1]试验于2010年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进行。伞形科珊瑚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根作为[2]在日光温室中培育珊瑚菜幼苗,待长至2片真叶时北沙参入药,具有养阴清肺、祛痰止咳等功效。野生珊瑚菜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对于海岸固沙和盐选取生长一致的幼苗移入培养室进行溶液培养,培[3]养室温度

4、25,相对湿度为60%。经过一周的预培碱土的改良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资源破坏和人为采挖过度等多种原因,野生资源越来越少,已成为养,待有新的须根长出后,选取长势一致的幼苗开始[4]处理。我国重点保护的野生渐危物种植物。目前,国内市场流通的北沙参均为人工栽培,其主要产区为内1.3试验处理蒙古赤峰地区。从其野生和栽培环境可以推测,珊NaCl设置3个浓度:100、200、300mmol/L的1/2瑚菜具有优良的抗旱耐盐特性。目前对珊瑚菜的研Hoagland溶液,以1/2Hoagland溶液为对照。为避免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药理和栽培技术等方盐冲击,

5、每天按50mmol/LNaCl浓度梯度递增,保证[5~8]不同处理在同一天达到相应的盐浓度,每个处理3面,关于珊瑚菜的抗旱耐盐生理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以珊瑚菜幼苗为试材,研究了水培条件下,次重复。分别在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进NaCl胁迫对珊瑚菜的PS单位反应中心活性、抗氧行取样和指标测定。化酶、渗透调节物质等变化,为建立珊瑚菜植物耐盐1.4测定方法性评价指标体系,深入揭示其耐盐机理奠定基础。1.4.1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测定叶绿素快速荧光诱导参数用植物效率分析仪(Handy1材料与方法PEAHansatech,英国)测

6、定并计算。用叶夹夹住叶1.1供试材料圆片,暗适应20min,然后暴露在饱和脉冲光(30002于2009年10月在内蒙古赤峰市牛营子村采购mol/(ms))下1s,测定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当地种植的珊瑚菜种子(当地农家品种)。力学曲线(O-J-I-P荧光诱导曲线)。测定在约收稿日期:2011-01-10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FY110500-10);辽宁省沿海地区抗旱耐盐碱优异性状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作者简介:李宏博(1978),男,讲师,辽宁阜新人,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通讯作者:朴钟云,男,教授

7、,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栽培与质量评价。E-mail:zypiao@gmail.com。240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第29卷25室温下进行,每个处理测定5株。映了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9~11]1.4.2生理指标的测定可溶性糖(SS)采用蒽酮DI0/RC反映了单位反应中心耗散掉的能量。比色法测定;SOD活性测定采用氮蓝四唑(NBT)法;如图1所示,在100mmol/L和200mmol/LNaClPOD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CAT活性采用紫外处理条件下ABS/RC、

8、TR0/RC、ET0/RC和DI0/RC分光光度比色法;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用硫代巴变化较小。在300mmol/LNaCl处理条件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