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册物理教师教学案

人教版八下册物理教师教学案

ID:34670063

大小:648.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3-09

人教版八下册物理教师教学案_第1页
人教版八下册物理教师教学案_第2页
人教版八下册物理教师教学案_第3页
人教版八下册物理教师教学案_第4页
人教版八下册物理教师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下册物理教师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应志辉2014.2第七章力第一节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地作用,能分析简单情况下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知道物体间力地作用是相互地;(3)知道力地两种作用效果;(4)培养学生地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2. 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分析、演示、讲解、讨论与分析过程.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地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地物理学地道理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2、教学重点】力地概念【教学难点】力地概念以及物体间力地相互性.【教学过程】39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力地概念  演示实验:手握握力计、折弯铜条、棒击小球、弹簧拉钩码.以上实验可用投影仪展示,以利于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记录,分析情况.提问:以上实验都有哪些特点?你们还能举出哪些这样地例子?  观察老师演示实验,观察投影仪展示试验情况.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果:以上实验都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地作用,它们有地外形发生了变化,有地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学生再举出一些力地作用地例子:运动员举重、踢足

3、球、拉车、折树枝……  通过观看实验与学生讨论发言,使学生明白:力是物体对物体地作用.  学生明白力地概念.二、力地作用效果  带领学生总结上面实验,对实验结果以及学生举例结果进行归类.  学生对上面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类,最后归于两类:一种是物体地外形发生了变化,另一种是物体地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老师对学生地结果进行总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伸长、缩短、弯曲、扭转等),也可以使物体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动到静、静到动、快到慢、慢到快、方向改变等).提问:你们还能举出哪些形变  形变例子:挤压

4、气球(变扁)、拉长弹簧(伸长)、折弯铜条(弯曲)、扭转塑料尺(扭转)……运动状态改变:踢球(静到动)、守门员扑球(动到静)、火车刹车(快到慢)、火车启动(慢到快)、打乒乓球(方向改变)……39地例子,以及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地例子?  演示实验:带有橡胶塞,塞上有玻璃管地玻璃瓶,装满水,手握,水上升.提问:瓶子是不是发生了形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得出结论:瓶子发生了形变.  老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形变很微小,用肉眼观察不到.  学生对形变有了进一步地理解.三、演示、思考  利用

5、多媒体演示实验:  (1) 磁铁吸引铁钉;  (2) 丝绸摩擦过地玻璃棒吸引纸屑.  请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提问:以上两个实验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分析得出结果:  以上实验中两物体之间都没有接触.  老师总结:相互接触地物体间能发生力地作用,不相互接触地物体间也能发生力地作用.  提问:你们还能举出哪些这样地例子?  学生举例:有些衣服吸引毛发,在毛发上摩擦过地塑料尺同样吸引纸屑……  老师演示实验:木板上有一铁钉,木板后有一磁铁(隐藏),  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分析得出结果:铁

6、钉运动是因为它受到力地作用,猜测39四、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移动磁铁,铁钉运动.提问:铁钉为什么会运动?(木板后有磁铁).  老师肯定学生地猜测,总结:当有物体受到力地作用时,必然有物体对它施加了这个作用.  学生知道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地概念.五、力地作用是相互地  老师做实验:  (1)弹簧拉钩码.  多媒体放映:  (2)小车撞击绷紧地橡皮筋.  (3)两人站在冰上,一人用力推另一人.  带领学生讨论、分析.提问: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  观看实验:弹簧拉钩码时自身也被拉长;小车撞击橡皮

7、筋时自身运动方向改变;一人推另一人自身也被向后推.分析:当弹簧是施力物体时,钩码是受力物体,反之,当钩码是施力物体时,弹簧是受力物体.其他也是这样.  老师通过大量实例使学生明白:两物体发生力地作用时,每一个物体即是受力物,同时又是施力物.它们地力是相互地,是成对出现地.  学生明白力地作用是相互地概念六、课堂小结  通过观看实验、投影、录像、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掌握:力地概念;力地作用是相互地;力地两种作用效果.七、课堂作业“发展空间”中地练习【实践活动】39  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地力地作

8、用地现象做一个调查.通过调查,使学生认识到身边力地现象地普遍,同时将自己在课堂学到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增加其对物理科学地兴趣.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教学反馈】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地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地过程.探索是经过某些活动完成地,教师地教学过程应当是设计一系列地活动让学生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地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地能力,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解决问题地过程,学习解决问题地方法.本节可通过设计观看有关力地作用地演示实验、录像以及学生自己动手地活动,提高学生兴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