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丝弦道传承与嬗变研究

平舆丝弦道传承与嬗变研究

ID:34675483

大小:2.10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3-09

平舆丝弦道传承与嬗变研究_第1页
平舆丝弦道传承与嬗变研究_第2页
平舆丝弦道传承与嬗变研究_第3页
平舆丝弦道传承与嬗变研究_第4页
平舆丝弦道传承与嬗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舆丝弦道传承与嬗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单位代码10475学号104753140517分类号硕士学位论文平舆丝弦道传承与嬗变研究学科、专业:音乐与舞蹈学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申请学位类别:艺术学硕士申请人:段思思指导教师:班一副教授二〇一七年五月HeritageandEvolutionResearchaboutthePingyuSilk-StringFolkADissertationSubmittedtotheGraduateSchoolofHenanUniversity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

2、theDegreeofMasterofArtsByDuanSisiSupervisor:Prof.BanyiMay,2017摘要本文以平舆丝弦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它在形成、发展、转型三个历史阶段的艺术风格及其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风格转变与审美选择,从传承与嬗变的角度对其历时转变进行了探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对丝弦道的形成过程、早期发展进行初步研究,认为丝弦道是形成于清末民初、发源于汝南(今平舆县)的一种以丝弦伴奏的地方曲种。其源头主要有“清音”、“鼓子曲”、“杂调”。演艺主体是以文人雅士为主的地方士绅阶层,以自娱

3、自乐为目的,具有“闲适自娱的士绅情趣”,是地方精英文化的产物。丝弦道的早期演唱曲目具有伦理化的特点和鲜明的士绅气息,追求曲调的音韵之美和含蓄内敛的情趣,演唱方面追求音简意醇的音响效果。丝弦道的演出方式是以创作、表演、欣赏为三位一体,其演出形式是一种自娱自乐的坐唱表演,大都在厅堂、学馆、院落等相对封闭的场所进行。其演出习俗主要有:只祀孔孟、访朋结友、道友相称及室内演唱等,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接着探讨丝弦道班社为适应乡俗文化而做出的种种举措,主要表现:在功能定位上追求雅俗共赏的乡土气息,受众主体由地方士绅向乡民扩展

4、,性质由自娱向他娱扩展,艺术风格出现由雅到俗的扩展,艺术形式由厅堂艺术向广场艺术扩展,曲目题材开始向草根文化靠拢,演艺主体向民间艺人、乡民等扩展,具有乡土化的艺术追求,呈现出二元化的发展格局。演出曲目具有鲜明的生活化特点,演出方式上出现了角色分化、乐队扩大和世俗化演出等现象,具有大众化的发展特点,从而赋予丝弦道更具乡土色彩的文化身份,重新构筑起自身在地方文化系统中的地位,价值和功能得到了扩展。最后就丝弦道在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转型发展进行了论述,指出丝弦道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面临濒临销声匿迹的危机。为此,丝

5、弦道的从艺者开始通过改革创新来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趣味,这种嬗变求存的改革举措意在寻求新的文化生存空间。“平舆县丝弦道非遗传承保护中心”对丝弦道进行了大胆改革,使丝弦道由曲艺向戏曲嬗变。这种将曲艺转化为戏曲的做法意在凸显本土意识,是在多元文化冲击下的文化自觉。在演出曲目方面按照戏曲的格式特点进行改造,将分角色扮演作为展开故事情节的基本手段,在声腔处理上,将唱腔的抒情性作为重点来揭示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演出方式以舞台表演为主,主要通过政府采购、送戏下乡的方式开展演出活动。对于当代丝弦I道演员和创编者来说,这种转

6、型是试图将已经失落的地方文化身份,在新的文化时空中重新确立,意欲得到新的传承推动力,在传承中不断嬗变,在嬗变中不断发展。关键词:丝弦道,传承,嬗变IIABSTRACTTakingthePingyuSilkFolkastheresearchobject,thispaperexaminesitsartisticstyleintheformation,development,transformationofthethreehistoricalperiodsanditschangestylesandaestheticc

7、hoicesindifferentculturalcontexts,thenexploresitsdiachronicchangesofheritageandevolution.Finally,thispapersconductsaseriesconclusionasfollow.Atfirst,throughtherelativeresearchonitsformationandearlierdevelopmentperiond,thispapaerholdsthattheSilk-Stringfolkcom

8、esintobinginthelateQingdynastyandearlytheRepublicofChina,originatingfromalocalfolkwithsilk-stringcompanimentinRunanarea(Pingyucountynow),andtakingtheballad-singing,drumsongsandhybrid-tonesasmai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