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梅毒血清学变化和血清固定的隐性梅毒认知功能相关研究

晚期梅毒血清学变化和血清固定的隐性梅毒认知功能相关研究

ID:34683088

大小:9.92 MB

页数:132页

时间:2019-03-09

晚期梅毒血清学变化和血清固定的隐性梅毒认知功能相关研究_第1页
晚期梅毒血清学变化和血清固定的隐性梅毒认知功能相关研究_第2页
晚期梅毒血清学变化和血清固定的隐性梅毒认知功能相关研究_第3页
晚期梅毒血清学变化和血清固定的隐性梅毒认知功能相关研究_第4页
晚期梅毒血清学变化和血清固定的隐性梅毒认知功能相关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晚期梅毒血清学变化和血清固定的隐性梅毒认知功能相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方医科大学2010级博士学位论文晚期梅毒血清学变化和血清固定的隐性梅毒认知功能相关研究SerologicalResponsetoTreatmentofLateSyphilisandCognitiveFunctionrelatedstudyonSerofastLatentSyphilis课题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902,30870863)学位申请人导师姓名专业名称培养类型培养层次所在学院谭燕王丽娟教授神经病学在职博士博士学位第二临床医学2013年5月8日广州博士学位论文晚期梅毒血清学变化和血清固定的隐性梅毒认知功

2、能相关研究博士研究生:谭燕指导教师:王丽娟教授摘要(一)晚期梅毒治疗后的血清学反应研究【背景和目的】近20年来梅毒再度死灰复燃,全球每年有1200万新发梅毒病例,超过90%的患者在发展中国家。梅毒患者确诊后按正规驱梅治疗,大部分能达到临床治愈和血清学治愈的效果。然而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耐药性的挑战,神经梅毒日益增多。治疗反应有相当大的差异。早期梅毒给予规范性治疗后,血清学有效反应约75%.100%。也有报道经治疗有效的早期梅毒仍然有部分患者进展为神经梅毒,普遍认为神经梅毒的治疗有效性不如早期梅毒。但是晚期梅毒的血清学相关报

3、道极少。本课题对晚期梅毒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梅毒患者的血清学和脑脊液梅毒抗体滴度特征;比较梅毒治疗前后的改变情况;分析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晚期梅毒的治疗和随访提供参考依据;也给及早根治早期梅毒提供依据。【方法】1.设计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2.研究对象:资料来自于2006年1月.2012年1月期间连续性在广州市脑科医院住院或门诊诊治的梅毒患者。A:纳入标准:①符合美国CDC晚期梅毒的诊断标准;②既往从未驱梅治疗;③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B:排除标准:①HIV抗体试验阳性;②基线RPR(.)③随访不充分,不到

4、1年者。摘要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诊断明确后根据美国CDC推荐的梅毒治疗方案进行规范驱梅治疗。3.1随访治疗后定期复查TPPA和RPR试验滴度,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或1个月、6个月和1年。1年以后每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定期复查腰穿,测脑脊液(CSF)白细胞数、蛋白含量以及RPR滴度。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时分别完成MMSE检测。3.2观察指标(1)1年时血清学反应,即治疗后1年的血清RPR滴度变化情况。①治疗有效/治愈(Serologicalsuccess):血清RPR滴度比基线时下降4倍或4倍以上/RPR转(.);②治疗

5、失败(Serologicalfailure):指的是血清RPR滴度比基线时上升4倍或4倍以上(在没有明确的再暴露史情况下)。③血清学无反应或血清固定(Serologicalnonresponseorserofaststatus):指的是血清RPR滴度比基线下降或上升2倍以内。④血清RPR转阴率:根据转阴的例数计算出转阴率。(2)最终结局和治疗反应时间:在随访期间血清学反应结局(同上①②③)。并记录从治疗开始到治疗有效的时间,以天计算。(3)脑脊液正常化:CSF.RPR滴度下降4倍或以上或转阴性;白细胞从≥10个/uL下降到<

6、10个/uL;CSF一蛋白从≥0.459/L下降到<0.459/C。(4)亚组分析:神经梅毒患者中血清固定和有效组治疗前后MMSE分值的比较。3.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l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或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IQR)]表示;定性资料采用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f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1年时结局的因素;有效时间的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最

7、后共纳入172例梅毒患者,男性127例,占73.8%。平均年龄(50.29±II博士学位论文9.21)岁。所有患者随访中位天数是666.50天。其中有症状的神经梅毒138例(80.23%),89.9%是男性;无症状神经梅毒10例(5.82%),80%是女性;隐性梅毒24例(13.95%),几乎是女性(95.8%)。2治疗前RPR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血清RPR中位滴度数1:8(IQR1:4.1:32)。神经梅毒(有症状和无症状)的血清RPR滴度为1:8,而隐性梅毒为1:4。神经梅毒(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的CSF.TPHA均(+)

8、,RPR中位滴度数1:2(IQR0.1:4)。36.8%的神经梅毒CSF.RPR反应呈阴性。31月内RPR滴度变化情况治疗后1个月内有32.O%血清RPR滴度升高,以升高2倍为主。只有6.25%脑脊液RPR滴度升高,6.25%在治疗后1月内转阴,70.3%滴度不变。4治疗后1年时预后4.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