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地理一次全国高考模拟测验

全国高考地理一次全国高考模拟测验

ID:34692639

大小:1.60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9

全国高考地理一次全国高考模拟测验_第1页
全国高考地理一次全国高考模拟测验_第2页
全国高考地理一次全国高考模拟测验_第3页
全国高考地理一次全国高考模拟测验_第4页
全国高考地理一次全国高考模拟测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地理一次全国高考模拟测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卷类型:A高考地理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读图1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1、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梁和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A、10米B、40米C、80米D、110米2、

2、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发现有高浓度的农药残留。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一个地区?A、甲B、乙C、丙D、丁图2为“亚洲部分地面2005年9月5日近地面等压线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3-5题。3、受A处天气系统的影响,B城市的风向为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4、图示时刻,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天气为A、大风降温B、阴雨C、晴朗C、雨加雪5、未来几天内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将经历A、冷锋过境B、台风过境C、寒潮过境D、暖锋过境图3为某地区的一次特大暴雨剖面图,据图完成6-8题。6

3、、图中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A、2000mB、1500mC、1000mD、500m7、图中揭示的降水规律是A、海拔越高降水越多B、海拔越高降水越少C、海拔高度对降水的影响不大D、在一定海拔高度内海拔越高降水越多,超过一高度则海拔越高降水越少8、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这次暴雨为A、地形雨B、锋面雨C、台风雨D、对流雨图4为“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据图回答9-11题。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9、图中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

4、是8/8A、四川B、广东C、海南D、广西10、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化的差异造成的B、大城市劳动力短缺造成的C、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D、城乡差别大造成的11、从图示信息分析,下列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加快经济发展,调控人口承载能力B、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C、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D、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电力生产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读“2000年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发

5、电量所占比例统计表”,完成12-13题。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12、⑤地区为A、华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东地区D、西南地区13、我国核电集中在③④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核能资源丰富B、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C、核能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D、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14、中、美、英、日四国的共同地理特征是A、人口再生产类型均已进入现代型,且均拥有世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B、都位于或主要位于30°N以北,属于“北方”国家,处于世界经济的核心地位C、石油消费量大,均为世界石油进口大国D、均为或即

6、将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2005年7月,以“合作发展,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泛珠三角(简称“9+2”)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合作洽谈会在成都举行。本着“东西互动,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精神,“泛珠三角”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据此回答15-17题。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15、促进“泛珠三角”区域“东西互动”的前提是A、交通状况的改善B、自然资源的开发C、人口的流动D、西电东送16、关于“泛珠三角”部分省(区)区位优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广西水能、铝土矿丰富B

7、、广东资金技术力量雄厚C、湖南煤炭、有色金属资源丰富D、四川水能、天然气资源丰富17、“泛珠三角”所辖海域面积大。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做好的工作有①加强海洋环境的管理和监测②提高公众环境意识③保护温带鱼类资源,减少海洋捕捞④扶持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源强度对比情况(能源强度: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电力强度: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据此回

8、答18-20题。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人均能耗吨油当量能源强度吨油当量/1000美元电力强度千瓦时/美元美国8.960.270.36英国4.240.180.248/8法国4.370.170.27德国4.290.160.23意大利3.500.170.23日本4.310.130.2218、表中反映出A、单位产值耗油量最大的是英国B、单位产值耗电量最大的是美国C、法国的能源总量比德国丰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