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班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全国高考班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ID:34695884

大小:17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9

全国高考班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全国高考班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全国高考班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全国高考班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全国高考班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班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10高考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一)、基础知识题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鲭鲨(qīng)脊鳍(qí)下颚(é)B、攥住(zuàn)榫头(sǔn)嗜杀(shì)C、蹂躏(lìn)戳穿(chuò)撬开(qiào)D、残骸(hé)桅杆(wéi)吞噬(shì)2、下列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  )A、理踩  目瞪口呆  遍体鳞伤  凶残嗜杀B、苍皇  为所欲为  狠毒无比  残缺不全C、精采倒霉透顶  蜂拥而至胡思乱想D、踪迹  波涛汹涌  奋不顾身  漫不经心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江

2、南这地方,即使下雪 ,很快也就会。②有关福利待遇的条款,由厂职代会,任何人无权随意改动。③今年春节的书市,人多,书更多。书架上琳琅满目,人群摩肩接踵。即使你去地走一趟,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A、溶化  审定  浮光掠影  B、融化  审订  走马观花C、融化  审定  走马观花  D、溶化  审订  浮光掠影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玩索(细细地体会、探寻)索然无味(形容食物毫无味道,不鲜美)B、笃嗜(特别爱好)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C、绮靡(华丽,浮艳)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D、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很

3、远,很明显不一样)油然而生(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5、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而倔起阡陌之中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蒙故业,因遗策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沛公军霸上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范增数目项王④籍吏民,封府库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⑥项伯杀人,臣活之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A、①③④/②⑤/⑥/⑦B、①②⑤/③④/⑥⑦C、②⑥⑦/③④⑤/①D、③⑥/⑤⑦/①②④7、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尽心焉耳矣——总算尽了心啦 B、直不百步耳——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C、请以战喻

4、——请让我用打仗来作说明D、斧斤以时入山林——斧头按时进入山林8、选出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试题总共4页,第1页A、何异于刺人而杀之B、王好战,请以战喻C、百亩之宅,树之以桑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9、下列篇名、作者、朝代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过秦论》——贾谊——西汉       B、《鸿门宴》——司马迁——西汉C、《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春秋  D、《兰亭集序》——王羲之——东晋10、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鸿门宴》是《项羽本纪》中极为精彩的一篇,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

5、展开故事情节,生动塑造了项羽、刘邦等众人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B、《寡人之于国也》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孟子》中的名篇,反映了春秋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政治见解和理想抱负。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C、《兰亭集序》是一篇诗序,课文先绘声绘色地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接着叙事抒怀,抒发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D、《过秦论》的主旨是言秦之过,用借古论今的方法劝诫汉朝皇帝要施仁政。(二)诗词鉴赏:      天净沙·秋思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1、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

6、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1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

7、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三)文言文阅读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试题总共4页,第2页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13、没有词类活用或者通假现象的一句是(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8、    B、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黎民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