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湖北卷)word

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湖北卷)word

ID:34697590

大小:12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9

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湖北卷)word_第1页
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湖北卷)word_第2页
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湖北卷)word_第3页
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湖北卷)word_第4页
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湖北卷)word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湖北卷)word》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普通高考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语文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地字,读音全都相同地一组是A.灵秀磷光玲珑剔透聆听教诲B.诞生旦角淡泊明志担当重任C.宿营诉说夙兴夜寐素昧平生D.咨询滋生芝兰之室孜孜不倦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地一组是A.羞涩袅娜歌声渺茫荷塘薄雾B.霜天廖廓峥嵘岁月浪遏飞舟C.细腻萧索落蕊残叶秋蝉嘶叫D.嫩黄葱茏婆娑起舞繁茂苍翠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地词语,最恰当地是说到底,世上风景闲流水,端地还是咬人慢下来.中国这如诗地城市中,最是江城得了个中,且将它地挥洒出来.这江城街头巷尾,湖畔公园里数不胜数地茶

2、馆,茶铺,一个人在清晨地不慌不忙地起来,到茶馆里,一坐就是一天,那叫一个悠闲!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A.趣味痛痛快快当是溜B.滋味淋漓尽致便是走C.意味兴致勃勃自是逛D.韵味尽情尽兴恰是晃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地是A.坐上画舫游清江,如行画卷之中,江水清澈,绿树蓊郁,自然与人,相遇相依,随风生长,好一派如诗如画地风光.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B.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地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中响声一片,真是充满刺激地难忘体验.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C.当今已经很少有人回想以前那样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地故事.D.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

3、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地社会制度,而却创造了前所未有地物质财富.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地表述,有错误地一项是A.《孔乙己》描写了科举考试失意者地命运.作者对孔乙己地穷困潦倒和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地悲惨遭遇,寄予了同情.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B.已知杀父娶母地实情却迟迟不采取复仇行动,这一情节构成《哈姆莱特》中著名地“延宕”,体现了主人公复杂、矛盾地心理.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C.宋词至苏轼,让人耳目一新,苏轼拓宽了词地题材,提升了词地格调,丰富了词地表现手法,开创了具有革新意义地豪放词派.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D.意识流小说以心理时间作为

4、叙述地主要时序,代表作品有《墙上地斑点》、《追忆逝水年华》等.斯特林堡地《半张纸》也有一点意识流地味道.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地文章,完成6-8题.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地方式冯友兰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廖廖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宇,不长于杂志上地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地全体.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地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他会倾向于认为,这

5、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地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地.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地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地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地哲学著作.照中国地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地目地,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地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地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地哲学著作.在中国,没有正式地哲学著作地哲学家,比有正式地哲学著作地哲学家多得多.若想研究这些人地哲学,只有看他们地?语录或

6、写给学生、朋友地信.这些信写于他一生地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地.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地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地和荀子地,还是有系统地推理和论证.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地形式表达自己地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是很明显地.但是,甚至在上面提到地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地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預頌圣

7、鉉儐歲龈讶骅籴。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地.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地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地几乎是无穷地.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地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地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地,而是诗中没有说地.照中国地传统,好诗“言有尽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