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遗传图谱构建、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及优异基因发掘

大豆遗传图谱构建、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及优异基因发掘

ID:34703304

大小:2.40 MB

页数:84页

时间:2019-03-09

大豆遗传图谱构建、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及优异基因发掘_第1页
大豆遗传图谱构建、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及优异基因发掘_第2页
大豆遗传图谱构建、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及优异基因发掘_第3页
大豆遗传图谱构建、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及优异基因发掘_第4页
大豆遗传图谱构建、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及优异基因发掘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豆遗传图谱构建、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及优异基因发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缩写AcrAFLPAPSBisBSACIMCTABDHDNAEBEDTAESTIMISSRMASMMNILPCRQTLRAPDRFLPRILSCARSMSNPSSR符号说明(英文缩略词)Abbreviafion英文名称中文名称Acry/amide丙烯酰胺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moniumPersulfate过硫酸铵Bis—Acrylarnide甲叉双丙烯酰胺BulkedSegregantAnalysis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CompositeIntervalMapping复合区

2、间作图法CetyltrimethylAmmoniumBromide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DoubledHapliod加倍单倍体DeoxyriboNucleicAcid脱氧核糖核酸EthidiumBromide溴化乙锭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Acid乙二胺四乙酸ExpressedSequenceTags表达序列标签IntervalMapping区间作图法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MolecularMarker.assistedselection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ulti

3、pleIntervalMapping复区间作图法Nearisogeniclines近等基因系PolymeraseChain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TraitLod数量性状座位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combinedinbredlines重组自交系SequenceCharacterizedAmplifiedRegions序列特异性扩增区域Single-MarkerQ

4、TLanalysis单标记法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单核苷酸多态性SimpleSequenceRepeats简单序列重复STSSequenceTaggedSitesTEMEDNNN:N'-tetramethyleth)zlenediamineTris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序列标志位点N,N,N’,N’一四甲基乙二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关于学位论文原创性和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在论文研究期间给予指导、帮助和做出重

5、要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在文中明确说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农业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和按要求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纸质本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农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毖瘩L日期:巡6、『

6、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捅要遗传图谱是数量性状基因定位(QTL)、基因图位克隆、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的基础。大豆是

7、由古四倍体演变而来的二倍体自花授粉作物,种内遗传变异程度低,基因组较大并含有广泛的复制区和丰富的重复序列,染色体又很小,难于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这使得大豆遗传作图研究明显落后于其它作物。随着新的DNA标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大豆基因组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固有困难得以克服,从而大大加快了大豆基因组的研究步伐,目前其进展己趋近于其它的重要作物。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用全国种植时间最长(20多年)且累计种植面积最大(达1.8亿亩)的栽培大豆品种合丰25(岔max)为母本,高蛋白、结荚多的半野生大豆新民6号(矗6rscilus)为父本杂交得到的F。

8、代12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ZKS-HX),利用124个SSR标记对大豆RIL群体的遗传组成分析表明:父母本对群体的遗传贡献分别为0.529和0.471,两个亲本在群体中的分离比例相近,总体上未出现严重的偏离1:1的分离比例,群体各家系基因型组成近似符合正态分布,适合遗传作图研究。2.利用ZKS—HX群体构建了一张含有124个SSR标记、1个EST—SSR标记、3个形态学标记的大豆遗传图谱。该图谱覆盖基因组长度为2348.3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8.3cM。每个连锁群长度范围为15.1~195.9cM之间,标记数范围2~lO个。将控制核转运因

9、子的EST~SSR标记Contig一139定位于LGl4一G连锁群上,与Sat一141的遗传距离为20.7cM;控制茸毛色(Pb)基因定位于LG06一C2连锁群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