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技能互补性的研究

中国资本—技能互补性的研究

ID:34708737

大小:2.10 MB

页数:187页

时间:2019-03-09

中国资本—技能互补性的研究_第1页
中国资本—技能互补性的研究_第2页
中国资本—技能互补性的研究_第3页
中国资本—技能互补性的研究_第4页
中国资本—技能互补性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资本—技能互补性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Capital-skillComplementarityofChinaAThesisSubmittedtoChongqingUniversity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Doctor’sDegreeofEconomicsByMaHongqiSupervisedbyProf.ChenZhongchangSpecialty:EconometricsCollegeofTradeandAdministrationofChongqingUniversity,Chongq

2、ing,ChinaApril,2013中文摘要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中,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基调日益凸显,尤其是在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推进下,传统产业的改造、陈旧设备的更新、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以及全球价值链提升的迫切需求日益强烈。此时,当我国物质资本积累进入空前扩张阶段时,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技能型劳动需求逐步上升而非技能型劳动需求却日益萎缩的技能分化现象。早在20世纪40、50年代美国就开始出现了如此经济现象,对此,Griliches(1969)最早提出了资本-技能互补性假设,指物

3、质资本与技能型劳动的互补性要强于物质资本与非技能型劳动的互补性。资本-技能互补性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一方面它从一个独特的视角介入了劳动力要素的异质性问题,以及资本要素与不同类型劳动要素间替代弹性的异质性问题,突破了传统生产函数对要素间替代弹性的严格限制,更加贴近于当今的生产实践;另一方面资本-技能互补性使得物质资本的积累增加了对技能型劳动的需求但却降低了对非技能型劳动的需求,这种技能需求分化现象进而会改变劳动力市场的工资结构,即出现技能溢价,技能溢价再次反馈到劳动力市场势必又会影响到人力资本投资,由物质资本投资领域涉

4、及到了收入分配和人力资本投资领域。Chris和Viera(2005)指出资本-技能互补性多存在于中等收入国家之中,而在贫困国家和富裕国家中存在的可能性较小,因为贫穷国家更倾向于把有限的资本用来吸纳丰富的非技能型劳动,而富裕国家更倾向于把资本集中于科技密集型领域而非资本密集型领域。如今,我国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资本-技能互补性现象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因为它将影响到我国的劳动力供给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及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等劳动经济学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研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

5、区域性差异大的发展中大国的资本-技能互补性问题的文献比较鲜见,且在以发达国家为分析主体的文献中,分析的视角多侧重微观分析,从宏观层面分析的较少。有鉴于此,论文将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国的资本-技能互补性问题,所涉及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有:(1)资本-技能互补性的检验。自从Griliches(1969)提出资本-技能互补性理论以来,经济学家便开始尝试用各种方法检验资本-技能互补性的存在性问题,因为它是分析资本-技能互补性经济效应的前提条件。目前,资本-技能互补性的检验方法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超越对数函数法;另一类是生产技术组

6、合法。超越对数函数法需要利用具有不同技能水平劳动力的工资数据,使得其应用空间受到限制,而生产技术组合法虽然对生产要素报酬的数据不作要求,但需要掌握复杂I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的非线性回归技术。由于我国现有的统计资料中缺乏按照技能水平划分的劳动力工资数据,论文采用了复杂的生产技术组合法检验了资本-技能互补性在我国的存在性。运用生产技术组合法检验资本-技能互补性需要考虑劳动力要素的异质性问题,即把劳动力要素细分为技能型劳动和非技能型劳动。学术界多以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为依据对劳动技能进行划分,但采用何种教育水平作为劳动技能划

7、分的中间界线尚未形成定论,从小学到大专教育水平均有文献采用。对此,论文分别以小学、初中、高中和大专四种教育水平作为我国劳动技能的划分界限,逐个检验我国的资本-技能互补性现象,根据实证结果确定我国劳动技能的划分界限。结果表明,采用高中教育水平作为我国劳动技能划分界限时资本-技能互补性现象最明显,且这一划分方式符合我国劳动技能的行业分布特征,如具有高中以下教育程度的劳动力主要分布在农林牧渔业,而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制造业劳动力与农林牧渔业劳动力存在着明显的技能差别,因此采用高中教育水平作为我国

8、劳动技能的划分界限最为合适。另外,为了突出具有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的技能梯度差,在对技能界限之上或之下的劳动力进行加总计算时,除简单加总外,还采用了以教育回报率为指数的指数赋权法进行了加总。这一方法又从不同教育水平的层面考虑了劳动力的异质性,强调了技能的梯度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资本-技能互补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整体范围内存在资本-技能互补性。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