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原因及影响因素

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原因及影响因素

ID:34714048

大小:57.9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10

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原因及影响因素_第1页
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原因及影响因素_第2页
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原因及影响因素_第3页
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原因及影响因素_第4页
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原因及影响因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原因及影响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原因及影响因素  对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和增长平台的转换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研究机构和学者主要从要素供给、需求和国际经验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从要素供给角度论证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和增长平台的转换  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蔡昉从人口红利视角论证了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的根源。中国在过去的30多年中,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保证劳动力充分供给,抚养比下降产生了高储蓄率,提供了充足的资本供给,同时,由于劳动力无限供给打破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保证了高资本投入可以成为高速经济增长的源泉。因此,过去我国

2、生产要素的供给与生产率的提高都与人口红利有关,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人口红利并非人口总量或人口增长问题,而是一个人口结构问题。当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抚养比(被抚养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较低时,整个国家会出现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局面,此时就出现了人口红利。  但以出现劳动力短缺和普通劳动者工资上涨现象为标志,我国于2004年跨越了刘易斯转折点,以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即人口抚养比上升为拐点,我国从2010年开始人口红利消失。而潜在经济增长率取决于供给方的能力,随着劳动年龄人口供给减少和人口抚养比上升,引起储蓄率降低,资本

3、边际报酬递减,投资率下降。因此,目前潜在增长率的下降是一个自然的减速过程,而非受外部冲击的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余斌认为,供给方面主要有三个因素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1978-2010年的33年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9.9%,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经济奇迹”。中国经济基本面已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阶段的转换。  一是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中国总人口仍然处在缓慢上升过程中,但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达到峰值,15-59岁劳动人口最高值出现在2011年,15-64岁劳动人口在2015年达到峰值。2011年末,我国总人口1

4、3.4735亿,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是1.85亿,占13.7%,比上年末提高0.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是1.23亿,占总人口比重9.1%,这个指标与上年相比提高0.25个百分点。国际通行标准是,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超过7%就进入老龄化阶段。  二是老龄化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储蓄率下降、投资率下降。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空间缩小。过去30年,我们反复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也就是集中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30年后,在大多数产业领域,我们的技术装备水平接近、达到甚至超越了世界先进水平,这就意味着全球没有现成的成熟技术可供引进、

5、消化、吸收,我们被迫转入自主创新,要走上依靠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新道路。转向自主创新意味着成本的上升、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明显增加。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认为,促使我国潜在增长率下滑的主导因素一是人口转型,二是经济结构服务化。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劳动力人口比重和数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人口抚养比不断上升,劳动参与率下降,在相当大程度上主导了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我国经济结构服务化趋势逐步形成,使中国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中国经济减速势成必然。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省市已经进入经济减速通道。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人口结构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服务化发生

6、在相对较短的时间,与日本产业结构短期内的迅速变化相似,对经济过渡期间的冲击较大。与发达国家“结构性减速”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结构性减速”发生在相对较低收入水平上,进而对国民福利提高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带来巨大影响。2.从需求角度论证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和增长平台的转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世锦研究指出,中国经济将触及需求的“天花板”,导致潜在增长率下滑。中国经济正经历着不同增长平台之间的转换。供给面的变化将会对增长形成硬约束,同样值得重视的是需求面的变化。在既定技术条件和预算约束下,任何一种需求都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都是有边界限制的。

7、即使供给能力充裕,当触及需求边界时,也会形成产能过剩。  2012年我国住房实际供给已经达到900万套,长期需求的年度性峰值约1300万套,预计出现在2015年左右,此后很可能保持在既有水平,或出现负增长;基础设施中的公路建设,在东部和部分中部省份其密度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汽车的长期需求年度峰值将在2020年左右出现,今后一些年将基本保持略高于GDP的增长率。一旦长期需求峰值出现,过去曾多次出现的短期过剩产能被长期需求增长所吸收的情景将不再出现,就会形成真的产能过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余斌认为,“十三五”期间基础设施

8、投资潜力下降引致潜在增长率回落。过去30余年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已经基本建成,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基本完成,未来基础设施投资潜力下降。  德意志银行马骏认为,出口、房地产需求和城镇化放缓是导致中国潜在增长率下降的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