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简述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ID:34716821

大小:53.1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10

简述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_第1页
简述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_第2页
简述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_第3页
简述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_第4页
简述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述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30.简述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答:A:审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审美对象的选择。B:审美理想作为一种具有导向性,规范性的观念,本身就表现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审美价值的取向。C: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的修养,直接是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31.论述优美的基本特征?答:①优美展示了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经过矛盾斗争所达到平衡,统一状态,这种矛盾发展到特定阶段决定了优美的基本特征:和谐。②首先,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观世界的最终和谐共存关系中,它没有主客体斗争历程的痕迹,不是以一方压倒另一方达到统一,而是现实与实践

2、,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交融无间的相对统一,是一个已经实现统一的形象实体,以比较单纯的直接表现了现实对实践的肯定。③其次,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与普遍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④优美的事物在感性形式方面多具有小巧、柔和、精致、轻盈等品格。32.审美活动的特点是什么?A:审美活动的内在动力是审美需要。B:审美活动的目的不是追求功利,而是追求审美境界。C:审美活动表现为主客体之间的精神交流和情感对话。33.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

3、是自然物。艺术品必须是人工制品,这是“艺术品”最基本的必要条件,自然物再美也不能称为艺术品;②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人工制品并非都是艺术品,艺术品是精神劳动的产品,是人的想象活动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③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艺术品与其他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通过艺术家的意象思维所创造的意象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这是艺术独有的审美本质。34.从艺术存在方式而言,艺术品所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①他律性——即艺术品为接受主体而存在,又同时为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所决定和制

4、约;②形式符号性——创作主体的审美经验和意象创作要传达给接受主体,需把它外化为特定的形式符号,凝定在一定的艺术品中,接受主体借助于这些符号来接受和创造;③开放性——艺术品作为中介,要向艺术家开放,才能有艺术品的产生,同时向接受者开放,才能使之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35.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知心理图式。“无目的的合目的”——康德。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影响结构。自我调节审美的特殊要求:1.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辩证统一。(审美是有目的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任何目的而又合乎目的的情况下进行审美的。)

5、2.反馈调节。(为了实现审美目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校正和调整,直到满意为止。)36.论述艺术品鉴赏过程的三个阶段及特征。  答:①观——是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是不完整和粗浅的鉴赏;②品——是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可以说“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接受主体进一步把握了形式符号的深层意义,在把握过程中把意象建立起来,更丰富、更完美;③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

6、意境的感悟。接受主体完全进入意象世界,主体不再执著于符号的形式,而直接与艺术意象合而为一,进而直接领悟其意味。所谓“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意”,这就是悟,也就是艺术接受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