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附标准答案十 算法、统计、统计案例

听附标准答案十 算法、统计、统计案例

ID:34717549

大小:1.78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3-10

听附标准答案十  算法、统计、统计案例_第1页
听附标准答案十  算法、统计、统计案例_第2页
听附标准答案十  算法、统计、统计案例_第3页
听附标准答案十  算法、统计、统计案例_第4页
听附标准答案十  算法、统计、统计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听附标准答案十 算法、统计、统计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品高考复习方案 数学(理科)BS第十单元 算法、统计、统计案例使用建议1.编写意图本单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算法初步”,另一部分是“统计和统计案例”.本单元在编写时注意到以下几点:(1)突出主干知识.对核心知识和常考知识点进行重点设计,对各种基本题型进行了详细阐述.(2)统计方法的讲解.编写中把各种统计方法的使用放在了首位.(3)把握基本题型.对各种基本题型进行了详细讲解,目的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2.教学指导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对算法初步教学的建议.由于试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和基本算法语句,因此复习该部分时要抓住以下两点:一是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弄

2、清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结合具体题目掌握一些常见计算问题的程序框图题;二是理解基本算法语句,搞清楚条件语句与条件结构的对应关系,循环语句与循环结构的对应关系等.(2)对统计教学的建议.由于统计一节涉及的概念很多,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具体题目仔细体会概念的含义,使学生通过适当练习,学会如何使用概念解题.统计图表是统计中的主要工具,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从图表中提取有关数据的信息并进行统计推断的方法.(3)加强运算能力的培养.统计的数字计算较复杂,要求学生注重培养良好的运算习惯,通过统计的复习提高运算能力.3.课时安排本单元包含4讲、考卷小题自测(十一)和考卷大题自测(六),建

3、议每讲1课时,本单元共需6课时.第63讲 算法初步考试说明1.了解算法的含义、算法的思想.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3.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教学参考考情分析考点考查方向考例考查热度算法的含义算法的含义★☆☆流程图程序框图: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2016全国卷Ⅱ8,2016全国卷Ⅰ9,2016全国卷Ⅲ7,2015全国卷Ⅰ9,2015全国卷Ⅱ8,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7★★★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真题再现■[2016-2011]课标全国真题再现1.[

4、2016·全国卷Ⅰ]执行下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x=0,y=1,n=1,则输出x,y的值满足()A.y=2xB.y=3xC.y=4xD.y=5x[解析]C第一次运行程序,n=1,x=0,y=1;第二次运行程序,n=2,x=,y=2;第三次运行程序,n=3,x=,y=6,此时满足条件x2+y2≥36,输出x=,y=6,满足y=4x.2.[2016·全国卷Ⅱ]中国古代有计算多项式值的秦九韶算法,下图是实现该算法的程序框图.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x=2,n=2,依次输入的a为2,2,5,则输出的s=()A.7B.12C.17D.34[解析]C第一次运算,a=2,s=2,k=1,不满足k>

5、n;第二次运算,a=2,s=2×2+2=6,k=2,不满足k>n;第三次运算,a=5,s=6×2+5=17,k=3,满足k>n,输出s=17.3.[2016·全国卷Ⅲ]执行下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a=4,b=6,那么输出的n=()A.3B.4C.5D.6[解析]B当n=1时,s=6;当n=2时,s=10;当n=3时,s=16;当n=4时,s=20,故输出的n=4.4.[2015·全国卷Ⅰ]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0.01,则输出的n=()A.5B.6C.7D.8[解析]C逐次写出循环过程:S=1-=,m=,n=1,S>0.01;S=-=,m=,n=2,S>0.01;S=

6、-=,m=,n=3,S>0.01;S=-=,m=,n=4,S>0.01;S=-=,m=,n=5,S>0.01;S=-=,m=,n=6,S>0.01;S=-=,m=,n=7,S<0.01,循环结束.故输出的n值为7.5.[2015·全国卷Ⅱ]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A.0B.2C.4D.14[解析]B逐一写出循环:a=14,b=18→a=14,b=4→a=10,b=4→a=6,b=4→a=2,b=4→a=2,b=2,结束循环.故选B.6.[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执行

7、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k分别为1,2,3,则输出的M=()A.B.C.D.[解析]D逐次计算,依次可得:M=,a=2,b=,n=2;M=,a=,b=,n=3;M=,a=,b=,n=4.此时输出M,故输出的是.■[2016-2015]其他省份类似高考真题1.[2016·四川卷]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普州(现四川省安岳县)人,他在所著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