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及事迹

2010-2011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及事迹

ID:34719120

大小:78.5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0

2010-2011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及事迹_第1页
2010-2011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及事迹_第2页
2010-2011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及事迹_第3页
2010-2011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及事迹_第4页
2010-2011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及事迹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2011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及事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钱伟长:赤子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孙水林和孙东林:信义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才哇:铁汉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地梁。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壮的风景郭明义:传人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

2、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舟曲泥石流中的中队长王伟:砥柱大雨滂沱,冲毁了房屋掩埋了哭喊。妻儿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的距离,这个战士没有回家,那个最漆黑的夜晚,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留给我们一种力量。草原上的医生王万青:仁者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流年似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吧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王茂华,谭良才:炽爱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

3、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狭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南京军区,何祥美:神兵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抢,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最美丽的洗脚妹刘丽:姐姐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孙炎明:活着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

4、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感动中国特别奖:海地地震罹难的维和人员:八位维和英烈感动中国特别奖:K165次列车全体乘务人员:K165列车乘务组感动中国特别奖:中国青年志愿者:志愿者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将在今夜揭晓。本期《近距离》为您还原发生在节目录制现场的真实讲述。     也许是巧合,这些素无关联、天南海北的故事拼接起来,呈现的仿佛是一本早已写好的书,每一个时代的页码上都站着一位我们的主人公,往下一页传递着“信”与“真”这两种质地极其坚硬的情怀。     愿好人

5、,有好梦。    “感动中国”人物榜     赤子科学家钱伟长     “雷锋传人”郭明义     “草原曼巴”王万青     “舟曲之子”王伟     “枪王”何祥美     “玉树壮士”才哇     最美“洗脚妹”刘丽     “警界保尔”孙炎明     “信义兄弟”孙水林和孙东林     “火海救童婿丈”王茂华、谭良才     “奇迹创造者”K165次列车组     海地地震遇难8名中国维和人员     2010上海世博会全体志愿者    归国科学家(1946~)   钱伟长:百岁“赤子”     2010年7月30

6、日早晨,98岁的老人钱伟长溘然长辞,在他诸多辉煌的荣誉与贡献中,留给世人一门他认为最重要的科学——爱国。     他用一生证明,只要对国家有好处,人的毅力与能力将发挥出惊人的极致。他本人的路径,更是几度以国家利益而改弦更张甚至重起炉灶。     入学清华大学时,钱伟长以文科见长,中文和历史都是100分,数学物理加一起只有25分。然而,眼见国家遭受列强侵侮毫无还手之力,钱伟长痛觉“国家需要的是飞机大炮,不是诗歌文赋”,“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他为此改学物理学。一年后,他的物理科目成绩超过了70分,四年后,他成为

7、8名优异的毕业生之一,并取得留学英国的资格。     1939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突然爆发,钱伟长等22名“中英庚款董事会”公费留英学生所乘客轮在香港被征用为战争物资。耽误些时日,等到留学客轮来接时,这些留学生却把护照抛进了黄浦江!“因为我们听说轮船会在日本的港口停靠,全都不干了。日本那时候是侵略我们的敌人,怎么能登临敌国?”多年后,回忆起这段往事,钱伟长微笑说道。将大好前途付之流水,是那一代国难当头的青年学生才有的热血与狷狂。     1940年,钱伟长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师从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辛吉教授。28岁时,他的一篇

8、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在美国科学界奠定了影响。1946年,钱伟长从洛杉矶起程,回到了他立志科学救国的母校——清华园。一般教授一个星期上6堂课,他却讲17堂课,且没有一点儿怨言。     两年过后,金圆券通胀,钱伟长的工资是15万金圆券,“只能买两个暖瓶”,生活与科研都发生极大困难。钱学森提议钱伟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