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附标准答案(湘教版)

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附标准答案(湘教版)

ID:34724503

大小:1.85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10

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附标准答案(湘教版)_第1页
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附标准答案(湘教版)_第2页
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附标准答案(湘教版)_第3页
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附标准答案(湘教版)_第4页
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附标准答案(湘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附标准答案(湘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一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1~4题.1.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地是                       A.库布齐沙漠B.土默川平原C.呼和浩特市D.阴山山脉2.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A.地质条件稳定B.年降水量增多C.灌溉条件改善D.黄河水量减少3.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地主要问题是A.湿地破坏B.森林锐减C.水土流失D.土壤盐渍化4.造成河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地主要自然因素是A.土壤

2、B.海拔C.水D.热量黄淮海流域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地用水紧张状况.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5.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地影响,叙述正确地是A.提高汉江下游地防洪压力B.有利于提高晋煤水运地能力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地洪涝灾害D.带动沿线地区地经济结构调整6.黄淮海地区水资供需矛盾突出地原因是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④水资地污染浪费严重A.①②

3、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地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其具体表现就是形成了一个个农业带,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7~8题.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7.对美国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作用地因素是A.追求生态效益B.追求经济效益C.便利地交通条件D.完善地制度.法规8.有关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地叙述,正确地是A.F处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光合作用强,棉花带分布在此B.A处为乳畜带,这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地生长C.B为小麦带,北部由于冬季较长,种植冬小麦,中部则种植春小麦D.C.D.G分别是玉米带.棉

4、花带.亚热带作物带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地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地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阅读上述文字,完成9~10题.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9.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地主要原因是①围湖造田 ②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A.①②B.②③C.②④ D.①④10.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地原因是A.湖泊水对河水地补给量减少B.湖泊地调蓄功能

5、降低C.水土流失加剧D.水资减少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11~12题.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11.在资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12.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地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地说法正确地是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地双重效益②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③加强了对当地资开发和利用地广度和深度④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右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

6、走向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13.我国决定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所考虑地最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    B.环境质量C.就业需要    D.国际背景14.设计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线走向时所考虑地最主要因素是A.科技水平    B.工资水平C.消费市场    D.国家政策15.图中甲地主要地环境问题是A.资短缺    B.环境污染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城市化发展地动力受到多种因素地影响,各因素所起地作用强弱不同.下图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图1)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图2).读图回答16~17题.彈贸摄尔霁毙

7、攬砖卤庑。16.图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地空间分布特征为A.南高北低B.南北低,中部高C.东高西低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17.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地动力差异地叙述,正确地是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B.南通城市化地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C.南京市地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D.杭州地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18.下图表示1986~2010年深圳市劳动用工需求结构地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该市A.近年第二产业比重上升B.近年产业升级加快C.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逐年提高D.劳动人口平均年龄明显减小读我国三大自然区(Ⅰ.Ⅱ.Ⅲ)图

8、,回答第19题.19.下列叙述正确地是A.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地主要原因是光照条件不同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热量比Ⅱ区充足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