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滴血4》:战神归位血肉祭典

《第一滴血4》:战神归位血肉祭典

ID:34728475

大小:81.5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0

《第一滴血4》:战神归位血肉祭典_第1页
《第一滴血4》:战神归位血肉祭典_第2页
《第一滴血4》:战神归位血肉祭典_第3页
《第一滴血4》:战神归位血肉祭典_第4页
《第一滴血4》:战神归位血肉祭典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滴血4》:战神归位血肉祭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滴血4》:战神归位,血肉祭典    史泰龙是俺唯一的偶像。   说这话,俺一点也不脸红。做人要厚道,俺不能骗别人,更不能骗自己。 一   前天和楼上一哥们聊天时,说起当年贴在床头的人物画,他说记忆中主要就两张:一张是施瓦辛格,《独闯龙潭》(Commando)中的造型:黑色油彩+嘟嘟啷啷一堆手雷,肱二头肌鼓着;另一张就是史泰龙,《第一滴血3》(Rambo3)中的造型,就是光着膀子、右手端着带榴弹发射器的AK-47、双腿微屈那张……   真是知音遇知音,两眼看不清啊~~~俺当年床头贴的,也是一模一样的组合。当然,也有稍许不同:在两位猛男中间,俺还贴了一个不

2、知名的波霸美女,“前卫”的衣裳要多节省有多节省……用句现在非常时髦的话儿来形容俺当年的品味,那就是:veryyellow,veryviolent。   不过,俺如今要挂贴画的话,只会挂史大爷的,而不会挂施州长的。因为在感情上,俺更倾向于史大爷一些。虽然他们二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好莱坞动作影坛的地位基本相当,施州长后来的转型与票房甚至更为成功,但俺始终觉得,史大爷更像是位“演员”,而施州长更多意义上是个“明星”——演戏和从政都是如此。 二   这话听起来有些别扭。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史大爷是被“金酸莓奖”定性为“二十年好莱坞演技最差”了的,很难翻身,怎么可能

3、更像“演员”呢?俺觉得这主要是种偏见和思维定势。所谓偏见,是“动作片就是没脑的,尤其是肌肉派动作片”。很不幸的,史大爷当年是肌肉派的代表人物,而且人家脸部肌肉又麻痹了半边,更增添了人的口实:就一副表情,你怎么表演啊?   这种论调其实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现实:史大爷不是吉姆凯瑞(JimCarrey),他的角色根本不需要“橡皮人”的千变万化的表情,他只需要表现出适合角色状态的心理就行了。个人觉得,史大爷在这一点上,是非常称职的,比其他几个老家伙(施州长、尚格云顿、史蒂芬席格)都要称职得多。另外,以肌肉论肌肉,史大爷当年的肌肉也和施州长不一样,后者看起来很完美,但

4、这种完美感觉很不生活;而史大爷的肌肉线条远不是那么规则,以“健美”的标准来看很可能不及格,但看起来更像正常的人,每一个隆起都饱含着汗水与坚韧不拔的意志。   以“蓝博”(Rambo)这个角色而论,表面上看起来他是个没有追求的杀人机器,但他其实是个悲剧人物。他的一生,可谓都在和“战争机器”这种命运在抗争。敌人、祖国、家乡、亲人,甚至朋友,很少有把他当“人”看的,只会在需要他的杀人技巧时才来找他;而其他时刻,他都被视为“不安定”因素而不能存在于一个“和谐社会”里,只能远遁隐匿在异国他乡。   史泰龙将人物这种深层的悲伤气氛演绎得很完美。提到“蓝博”,俺最先想起的

5、,总是他的眼睛,那里面都是挥之不去的悲伤与无奈,当然,也有孤独、倔强和永不服输的意味。很难想象其他几位猛男能演出这种气质。相对于史大爷的“蓝博”与“洛基”,其他几位肌肉人的角色都比较卡通化。 三   俺看《第一滴血》系列的顺序有些奇怪:第一次接触,其实是从第三集开始的。那时候国内小区闭路电视刚刚兴起,母亲所在单位也开通了,每天放几盘流行的录像带什么的。碰巧俺第一个看到的,就是《第一滴血3》(RamboIII)。八十年代末,俺的眼界还和闭路电视一样闭塞,因此一下子就被蓝博兄弟威猛无敌的风采给征服了。恰好当时社会上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男人”,俺虽然似懂非懂,但绝

6、对对高仓健先生有些不以为然,就小日本那挫劲,比起蓝博来差得太远了(当然,女生们肯定不这么看^_^)!接下来看的是第一集,那时已经上大学了,是在学校电影院和很多同学一起看的。最后到网络下载的时代,俺才看到当年被小学哥们吹捧得神乎其神的第二集,感觉已经没那么强烈了。   三集中让人最有感觉的,的确是第一集。相对于后两集来说,这一集的动作一点都不火爆,但却将“蓝博”这个人物的“边缘”与“坚忍”的一面表现得非常充分。战场上最优秀的军人,回到国内不仅找不到工作,还被人嘲笑;对于越战老兵来说,这种迥异于二战老兵的待遇,是蛮令人深思的。先且别说战争本身的正义问题,单就士兵

7、而言,个体也不应该背负集体决策失误的过错。《第一滴血》这种对于越战老兵问题的关注,和当时流行的“反战思维”很不合拍,但如果抛开时代的主题,从个体遭遇中能提升的对社会不公、乃至政府“过河拆桥”的控诉,一点也不会比其他反战影片弱;虽然影片带着同情的心理描绘越战杀人机器蓝博,但这种点出“战争工具也有人性”的手法,个人觉得比那些强调“战争扭曲人性”的只强不弱。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一滴血》应当和《野战排》《现代启示录》《生于七月四日》等并列成为反战经典,它的地位,相对而言被大大低估了。   据说当年有影评人认为应该让蓝博在第一集中死去,那样似乎控诉的意味更浓。俺认为这

8、是典型的文人思维,是那种特别容易头脑发热的思维:啥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