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反应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测定

一级反应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测定

ID:34729168

大小:102.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10

一级反应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测定_第1页
一级反应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测定_第2页
一级反应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测定_第3页
一级反应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测定_第4页
一级反应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测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级反应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方法。(2)熟悉一级反应的特点,了解催化剂对反映速率的影响。(3)掌握用图解计算法求反应速率常数。 二、实验用品1、仪器玻璃反应容器1个、水准瓶1个、50mL量气管1个、超级恒温槽1套、三通活塞1个、秒表1块、10mL量筒1个、5mL吸量管2支、胶管3m。2、药品质量分数为2%的H2O2溶液(新鲜配制)、0.1mol·L-1KI溶液。 三、实验原理与技术过氧化氢很不稳定,在常温下的分解反应式为:H2O2→H2O+1/2O2        (Ⅰ)在KI作用下的分解反应机理为:H2O2+KI→KIO+H2O

2、(慢)   (Ⅱ)KIO→KI+1/2O2  (快)   (Ⅲ)(Ⅱ)式是H2O2分解的速控步骤,H2O2分解反应的反应速率方程为:-dcH2O2/dt=k´cH2O2·cKI              (Ⅳ)因为cKI近似不变,(Ⅳ)式可简化为:-dcH2O2/dt=kcH2O2                                  (Ⅴ)(其中k=k´cKI)。H2O2的催化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对 (Ⅴ)式积分可得:ln(c/c0)=-kt   (Ⅵ)(其中c0为H2O2的初始浓度;c为反应至t时刻H2O2的浓度;k为H2O2的催化分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反应的半衰期为:t1/

3、2=ln2/k=0.693/k              (Ⅶ)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在H2O2的分解反应中,氧气体积增长速率反映了H2O2的分解速率,本实验就是通过测定不同时刻放出的氧气的体积,间接地求出H2O2在相应时刻的浓度,这种方法称为物理法。令ⅴ∞表示H2O2全部分解放出的O2的体积;ⅴt表示反应至t时刻放出的O2的体积;则由(Ⅰ)式可看出:定温定压下反应产生的O2的体积ⅴt与被消耗的H2O2的浓度成正比,而ⅴ∞则与H2O2的初始浓度成正比,且两者比例系数为定值,则:c。∝ⅴ∞;c∝(ⅴ∞-ⅴt)。代入(Ⅵ)式可得:ln[(ⅴ∞-ⅴt)/ⅴ∞]=-kt       (Ⅷ)→ln(ⅴ∞-

4、ⅴt)=-kt+lnⅴ∞                  (Ⅸ)(其中ⅴ∞可以通过外推法或加热法求得)。 四、实验步骤(1)组装仪器(实验室工作人员已经装好)。(2)先用量筒量10mL蒸馏水和用吸量管吸取5mL0.1mol·L-1KI溶液注入反应器的一室;再用另一支吸量管吸取5mL质量分数为2%的H2O2溶液于另一室。(注:此过程中各室的溶液都不能滴漏于另一边)。接着,盖好瓶塞,查漏。方法如下:水准瓶装入一定量蒸馏水,旋转三同活塞,使体系与外界相通;高举水准瓶,使量气管的水平面达到0.00mL(即ⅴ0)刻度处,然后再旋转三通活塞,使体系与外界隔绝,水准瓶放回实验台面。2min内保持不变,则

5、表示不漏气;否则,要找出原因,排除它。(3)倾斜反应器,使KI溶液流入H2O2溶液中,立即开启秒表,混合溶液两室中反复转移3-4次,最后全部停留在一室,平稳且力度适中地摇匀。(注:反应器必须与量气管相通)(4)每隔一定时间(大约产生3.00mLO2),分别读取量气管的读数和记下对应的时间,8-12组即可。(注:每次水准瓶的液面与量气管的液面保持在同一水平方可读数)(5)反应器于55℃水浴中加热,至没小气泡产生(约为20min),取出反应器,冷却至原温,然后读数,至相邻读数的差值不超过0.02mL为止,记为ⅴ水浴。它与ⅴ0的差值即为ⅴ∞。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室温26.0℃;  气压 1

6、00.90Kpa ;  ⅴ∞ 34.80mL 关于t、1/t、ⅴt、(ⅴ∞-ⅴt)和ln(ⅴ∞-ⅴt)的数据表:t/s1/t/s-1ⅴt/mL(ⅴ∞-ⅴt)/mLln(ⅴ∞-ⅴt)2344.27×10-33.2231.583.453782.65×10-36.8427.963.335012.00×10-310.8223.983.186611.51×10-314.0020.803.038561.17×10-317.2417.562.8712100.83×10-320.9213.882.6314420.69×10-324.6510.152.3217430.57×10-328.286.521.872

7、3420.43×10-331.603.201.16 2、以ⅴt对1/t作图,外推至1/t=0,得截距即为ⅴ∞。将其与实验值ⅴ∞比较,并简单讨论之。讨论:外推可得ⅴ∞=38.20mL而实验值为34.80mL;由此可见外推得到的值大了一点,原因应该是后面记录的三个数值相对偏大了,而导致那段线段较陡,最终导致外推时也相对向上移动了较大的一段。3、以ln(ⅴ∞-ⅴt)对t作图,由直线的斜率计算反应速率常数k(作图求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