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与当代社会公德教育

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与当代社会公德教育

ID:34731328

大小:4.26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9-03-10

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与当代社会公德教育_第1页
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与当代社会公德教育_第2页
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与当代社会公德教育_第3页
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与当代社会公德教育_第4页
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与当代社会公德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与当代社会公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内图书分类号:D‘楷。3国际图书分类号: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密级:公开年级三Q二二级姓名彭匾达申请学位级别亟±专业呈壶星圭幺堡途指导教师蛊绵惠数援二零一三年十月一令一二,牛T月C1嬲sifiedIndex:p6牛g.3U.D.C: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MasterDegreeThesisONSOCIALETHICSEDUCATIONOFCONTEMPORARYCHINAWITHPRE--QINCONFUCIANRITESANDMUSICCULTUREGrade:2011Candidate:PengLibingAcademicDe

2、greeAppliedfor:MasterofLawSpeciality:MaxismSupervisor:Prof.RanMianhui0ct.2013西南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交通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囹,使用本授权书。(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3、拶萄:步日期:文9麟”/7恕加九缸沂_-∥舟九,r.,坪哆名如签:F日师期老日导指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工作(贡献)声明本人在学位论文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1、主要工作:收集、整理和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全面、系统的对先秦儒家原典进行研究,研读了国内外有关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和社会公德教育的已有研究成果(包括有代表性的专著和论文)。搜集整理并归纳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产生、发展、内涵、特点及当前社会公德教育的特殊性和难点。在此基础上,发掘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中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对现代社会公德教育有借鉴意义的思想道德资源,为我国当代社会公德教育提出文化对策。2、

4、主要创新: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角度的创新。以往对社会公德教育的研究大多侧重伦理学、哲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而本文则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尤其是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研究社会公德教育,主要将文献研究和社会调查两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对儒家礼乐文化和当代社会公德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本人完全了解违反上述声明所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将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影殉步日期:文p

5、B.肌口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页捅要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公德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成员公德素质的高低,同时也反映出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当前我国社会公德教育整体水平还不高,主要存在着在教育价值导向上急功近利,在教育内容上重政治意识形态化轻日常生活化,在教育方法上重课堂灌输轻实践养成教育等明显偏误。社会公德教育的偏误,导致社会公德教育效果欠佳,社会成员公德素养不足、公德意识淡薄,社会整体公德水平急剧滑坡。为此,创新社会

6、公德教育,提高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公德素养,首先需要创新社会公德教育内容,创新社会公德教育方法,完善社会公德教育体系。在这方面,先秦儒家礼乐文化蕴含的公德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礼”包含“礼义”与“礼仪’’的双层含义:“礼义’’于内,彰显的是人的内在高尚道德情操;“礼仪”于外,则指向人的仪表、仪式、仪节等各种文明行为规范。总体来说,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以道德情感为基础,以分(别)为精神实质,以仁义为思想内核,以恭敬礼让为内在要求,以中庸为实践标准,以和谐为价值目标,注重内外兼修、礼乐相合、知行合一,追求内圣外王,因而有着丰厚而深刻的社会公德意蕴

7、。在道德资源层面,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以仁义为思想内核,其大力提倡的孝悌、恭敬、谦让、以和为贵、礼尚往来、慎独自律、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代表着我国古代传统美德的精髓,其中包含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具有永恒而普遍的时代价值。即使在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时代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今天,这些丰富而宝贵的道德资源仍可以作为一种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精髓融入社会公德教育内容之中。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先秦儒家礼乐文化蕴含的道德教育思想受其特定阶级局限性和特定时代局限性限制,我们在汲取其营养成分的时候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尤其是对它的某些具体德目进行创造性转化,以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