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十大定律

中国历史的十大定律

ID:34731514

大小:131.53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10

中国历史的十大定律_第1页
中国历史的十大定律_第2页
中国历史的十大定律_第3页
中国历史的十大定律_第4页
中国历史的十大定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的十大定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历史的十大定律中国历史的发展,如同陀螺的运动,不停地旋转,一圈又一圈,周而复始。在这种周期性的运动中,有某种恒定的东西,始终保持不变。  杜牧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后人复哀后人",不正好反映了中国历史在变中保持不变的特点吗?  这是一种规律,有人称之为历史定律。近来可以看到,不同的学者,针对不同的历史事实,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不同的"历史定律"。这其中有黄炎培所说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定律;柏杨写的"瓶颈定律";秦晖写的"黄宗羲定律";吴思写的"血酬定律";杨光写的"传统权力合法性定律"以及"水能载舟,亦能

2、覆舟"定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定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定律;"兔死狗烹"定律;"成王败寇"定律;"家族盛衰循环定律"等等。  各种各样的说法,是否都能称之为"定律",也有疑问。但它们确实是在不断地被重复,呈现出某种规律性。学者们何以对历史定律产生兴趣?我以为他们的用心,是要打破我们历史上那些千古不变的东西。"后人复哀后人",这样的重复,给我们太多的痛苦。  我从各种各样的说法中选出十条,姑且称之为"定律",也谈一点看法。第一定律,象牙筷定律  殷纣王即位不久,命人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贤臣萁子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

3、野菜粗粮,只能与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国内满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异宝。我不禁为他担心。"(冯梦龙)  果然,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益收狗马器物,充仞宫室。……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而诸侯叛,亡其国,自身"赴火而死"。  为什麽事态会如萁子所言,一步一步地发展下去?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知道了普希金的伟大,因为我们都很喜欢他的那个《渔夫与金鱼的故事》。那个丑陋的老太婆,最初只不过想要一个新木盆。第一个愿望被满足之后,第二个愿望接踵而来。一个接一个,胃口

4、越来越大。最后的结果,仍旧只有一只旧木盆。  世人的贪欲,不都是这样?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没有止境的 君王的贪欲,更为可怕,因为他拥有无限的权力,没有人可以阻止他。  《诗》云,"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这里所说的商鉴,究竟要我们鉴什麽?  其一,一定不能有"第一次"。  第一次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一双筷子或一只木盆。只是大坝一旦决了口,洪水便会一泻而下。  看一看那些贪官,只要收了第一笔贿金,以后的事便不由他了。  只是,人的意志力是多麽薄弱。一旦坐上权力的交椅,有几个人能拒绝这第一次?  其二,整个过程是"进行性"的。  "进行性"一词是我从医学书中借用来的。像癌

5、症,就是进行性的。不断地发展,不会中止,也不会逆转,一直进行下去。  殷纣王身边,虽有比干和萁子这样的贤臣,却无法劝阻他。依靠臣下的劝阻来制约至高的皇权,其有效性显然不足。所以,事态的发展有其必然性。  其三,"其亡也忽焉"。  《左传,荘公十一年》:"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这里的"忽"字,意为迅速,突然。  洪水溃堤,转瞬之间,一泻千里。  李自成打进北京,一生事业达到巅峰。由巅峰而至于落荒而走,大起大落,也在转瞬之间。  殷纣王之后,两千多年,有周幽王、秦二世、陈胜、王莽、陈后主、隋炀帝、黄巢、朱温、李煜、李自成、洪秀全、蒋介石等,"其亡也忽焉",何其多。  

6、殷纣王,这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君、暴君、亡国之君,他给后人留下了什麽?留下了两个字,"殷鉴"。  无法节制的权力+无限膨胀的贪欲=殷鉴不远。  黄炎培先生曾在延安的窑洞中向毛泽东提起"其亡也忽焉"这样的历史规律,因此,有人将这个定律称为"黄炎培窑洞定律"。第二定律,兔死狗烹定律越王句践,为报仇雪恨,卧薪尝胆,精神非凡。但他的个人品质却非常糟糕。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帮他筹划大计的两个功臣,成就大业之后,一个被杀,一个逃跑。  杀文种的时候,句践说,"你教我灭吴七种方法,我用了其中三种就灭了吴国,你那里还有四种,把它带到先王那里去吧。  有七种方法灭吴,应当很有智慧,却

7、遭了句践的毒手。  此前,范蠡曾规劝文种,"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范蠡之智,显然高过文种,终能免於一死。  兔死狗烹这样的事,历史上不断地重演。  能够吟诵《大凤歌》的汉高祖,也是小鸡肚肠。依赖韩信的军事天才,夺得天下。原说是与韩信"共天下"的,后来非但不"共",还要了韩信的命。  倒是张良聪明绝顶,托言辟谷,躲到深山里去。刘邦一死,张良的辟谷秀也就谢了幕,照旧吃饭。  说到杀功臣,狠毒莫过于朱元璋。当年帮他打天下,战将如林。后来朱棣南下,朝廷居然派不出得力将领去带兵。幸好不是北边的蒙古人打过来,否则朱姓的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