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她)佩戴金色的花环

为他(她)佩戴金色的花环

ID:34733757

大小:101.5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10

为他(她)佩戴金色的花环_第1页
为他(她)佩戴金色的花环_第2页
为他(她)佩戴金色的花环_第3页
为他(她)佩戴金色的花环_第4页
为他(她)佩戴金色的花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他(她)佩戴金色的花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周耘杨贵香为他(她)佩戴金色的花环——对杰出民间音乐家价值的再认识内容提要: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的基石,民间音乐家对传统音乐文化贡献巨大。然而,我们对民间音乐家甚至杰出民间音乐大师负载的优秀传统音乐遗产的巨大文化价值尚缺乏必要的认识和正确的估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生活网络信息化,自然文化生态失衡成为严峻现实的今天,重新认识民间音乐的价值,通过制度或立法为硕果仅存的杰出民间音乐家佩戴上“金色花环”,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关键词:民间音乐家无形文化财价值再认识一.与学生对话引发的思考“能说出几位西方古典音乐大师

2、的名字吗?”——民族音乐课上,笔者向学生提问。“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李斯特、柴柯夫斯基……”——受问者不假思索,立刻脱口而出一串欧洲音乐史上如雷贯耳的响亮名字。“知道阿炳、朱仲禄、王向荣、色拉西、哈扎布、白秀珍哈扎布,蒙古族民间歌手,长调演唱技艺出类拔萃,曾获布达佩斯音乐节金质奖章;白秀珍,彝族民间歌手,擅唱彝族“四大腔”,曾获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色拉西,杰出的蒙古族马头琴演奏家;朱仲禄,优秀的“花儿”歌手;王向荣,优秀的“信天游”歌手。……吗?”——笔者继续提问。“口恩……”——受问者大

3、多语塞,除了对被较多宣传的阿炳略知一二。当知道了这些人都是各民族优秀的民间音乐家,有着出类拔萃的演唱(奏)技艺和对音乐艺术敏锐而深刻的理解力,都是当之无愧的、集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或一个乐种的音乐传统之大成的、如阿炳一样卓越的音乐大师,特别是听到他们富有深厚文化内涵、充满独特艺术魅力的演唱、演奏录音时,许多人心灵为之深深感动,甚至为之震撼……不能简单地抱怨学生对民族的传统音乐过于陌生,缺乏感情;不应粗暴地责怪学生崇尚西方古典音乐,忽视中国传统音乐,轻视民族民间音乐;应当问问,当代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有多少机

4、会接触优秀的民间音乐家?学生听过、看过多少真正地道的、原汁原味的优秀的民间音乐?本民族的民间音乐、传统音乐是否应视为音乐的母语?在我们为现代音乐教育培养出不少西方古典音乐的一流音乐家而喝彩时,难道不应当反思,我国现代音乐教育为承继发扬包括民间音乐在内的音乐传统做了多少贡献?今天的音乐家后备们最缺乏什么?二.《集成》辉光与《集成》后忧虑1980年代,《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的采录编辑工作紧锣密鼓。时值改革开放之初,荆楚大地上的许多民间音乐在经过了文革期间的相对禁锢期之后,恰如春雨后的花朵蓬勃盛开。不管是在

5、千里沃野的江汉平原,还是在高山大川的鄂西山地,编辑采录人员都接触到多样的民间风俗活动,收录到丰采多姿的民间歌曲。同时,在收集采录过程中,还发现许多演唱技艺十分优秀的民间歌手。翻开成书的《中国民间歌曲·9湖北卷》,从初录一万八千余首中精选出的一千七百首湖北民歌里,留下许多弥足珍贵的民间音乐资料。如:恩施土家族的风俗歌舞《哭嫁歌》、《跳丧鼓》;宜都的丧葬仪式音乐《绕棺游所》;屈原故里秭归的端午节风俗歌舞《祭江》、《招魂》及三峡地区的《船工号子》;神农架原始森林民间散落遗存的汉族长篇创世纪史诗歌曲《黑暗传》;昭君

6、故里兴山的农事风俗歌《薅草锣鼓》;优美的花灯歌舞小调《龙船调》;三国故地荆州古老的郢中田歌《扬歌》;等等。这些民间音乐中传承有大量古老音乐文化的体裁样式及具体内容。作为巴人后裔的土家族,有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特别是他们称作“哭十姊妹”的“哭嫁”婚俗和“跳撒优儿嚯”的丧葬习俗,独具特色。本该愉快喜悦的婚嫁,土家人却以哭为唱,以哭代歌;本是噬心哀恸的死别,土家人展现的却是豪饮酣歌迷情狂舞的场景;有学者考证,今天土家族的《哭嫁歌》、《跳丧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承继于巴先民的生死观念、生命意识。参见周耘:《荆楚遗风

7、:跳丧》,载《文艺研究》1990-1。地处荆楚腹地之宜都的《绕棺游所》里亦有惊人发现,它的歌词中存有被认为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散佚的《诗经》的某些内容。赵沨先生曾撰文《礼失求于诸野》,评价民俗音乐的文化功用和“民歌集成”的作用。无独有偶,巴东的《跳丧鼓》中也将屈原《楚辞·九歌》之《国殇》原词入歌;秭归的风俗歌舞《招魂》,则这样唱到:“三闾大夫听我讲,你的魂魄不可向东方,东方有魔鬼高数丈,人到那里必受伤。……”全然是《楚辞·招魂》的民间变体。《峡江船工号子》传达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全曲堪称惊天地,

8、泣鬼神的民间音乐杰作;《龙船调》让大江南北领略了鄂西南清江流域花灯歌舞音乐的魅力;《薅草锣鼓》中颇为神奇诡异的歌腔此歌腔因近似两个小三度叠置,而一度被称为“减三声腔”,参见《中国民歌集成·湖北卷》之概论部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却导出一个乐律学的新发现——“湖北兴山特性三音歌”,并顺藤摸瓜,进而引出一个结论:此特性音调实为至少有八百年历史可考的“荆楚古音”分别参见王庆沅:《兴山特性三度体系民歌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