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乞讨为生的人的现状

以乞讨为生的人的现状

ID:34737632

大小:75.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10

以乞讨为生的人的现状_第1页
以乞讨为生的人的现状_第2页
以乞讨为生的人的现状_第3页
以乞讨为生的人的现状_第4页
以乞讨为生的人的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乞讨为生的人的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乞讨为生的儿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在各地都相继出台了很多关于城市流浪人口救济条例。但是在各地仍然存在大量的儿童在街道上乞讨,他们经历过城管的斥责,经历了无数人的歧视,而政府的救济却只能治标不治本,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儿童的流浪问题,现实的数据显示,很多的儿童还仍然不能接受教育,并且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得靠乞讨来维持。拿北京来说,目前,本市还没有统计出到底有多少流浪儿童,但市政府将这项工作作为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之初,就决定将流浪乞讨人员中的未成年人单独区分出来,对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实行集中救助保护。2003年10月22日,

2、北京市民政局将朝阳区王四营乡南花园村的一所废弃的小学校改建成了“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当年,市财政拨款150万元完成了基础设施改造工作。这两年又加大了投资力度,拨款860万元用于日常救助及改造、新建硬件设施。改建后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占地18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正式工作人员17名,服务人员36名。根据救济中心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国家花费了很大的资费在流浪人员的安置问题上。但是,据有关数据显示,在北京市公安机关告知的流浪乞讨人员中,自愿接受救助的不足15%,85%以上的乞讨者拒绝救助。救助管理站共有36间宿舍,可以容纳120人同时接受救助,但平时最多只有二三十

3、人,最少时仅六七人,床位闲置率达80%以上。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看出,实行的效率并不是很好,而且可以说效率相当的低。这我们可以看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也就是说,这里的救助是临时性的,不可能管一辈子。而乞讨者来到城市,有的是希望能挣些钱,解决家庭的困难,还有些人是因为“实在过不下去了”,不得不以乞讨为生。所以,对于大多数乞讨者来说,临时性救助并不能帮他们解决问题。从这里我们得知,这个规定了救济期限不超过十天的条例,让很多急需钱的乞讨者敬而远之,这样的救济根本无法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4、,只是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进救助站救济几天,然后出来了继续乞讨、挨饿、受冻。这就是很多人不去救助站的原因之一。另外,街头流浪乞讨者增多了,这迫使管理者们开始寻求新的解决之道。面对骤然增加的流浪乞讨者,有领导要求,在重大节假日和两会期间要开展集中搜救。一些不愿接受救助的人员,也要尽量使其去救助站,由救助站安排他们在那里过夜,如果受助者第二天要求出站,救助站予以放行。到了2005年5月以后,救助工作有了进一步举措。某救助站管理人员告诉笔者,逢“9”救助(每月的9日、19日、29日,都会开展针对街头流浪乞讨者的集中搜救活动———笔者注)已经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另

5、一名救助站工作人员的证实。他还透露,在一些定期的“专项整治”活动中,辖区内繁华街道上的乞讨者大多会被半强制性地拉到救助站接受救助,并在那里待上一周左右。除非有“寻死觅活者”,否则一概不准出站。这又是流浪人员不去救助站的另外一个原因,他们一旦进入救助站,就失去了自由,乞讨并不只是为了能够有一口饭吃,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能够得到金钱,拿去急用,或是看病,或是其他的原因。对于儿童来讲,存在严重的歧视。去年,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经市编办批准,正式成为全额拨款的正处级事业单位,设立床位150张,负责对全市发现的年龄在3—18岁,身体基本健康,智力正常且身边没有监护人的流浪儿童进行集中救

6、助和保护。截至今年7月20日,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共救助未成年人1425名,其中1363名回归家庭、社会,占受助儿童总数的95.6%。据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任杜国仕介绍,他们救助的儿童分布比例大概为:70%属于乞讨;10%盲目进京打工;10%由于身体、智力有缺陷而被抛弃;10%则是和家里怄气临时出走。虽然不能够考证这些数据的真伪,但是大概可以了解到,对于儿童的救济仅限于身体健康,智力正常,而且身边没有监护人的儿童。这表明,对于那些身边有成年人的儿童或是身体有缺陷的儿童、智力有先天性缺陷的儿童就不予以救济。虽然救助中心的工作范围扩大了许多,但由于临时中心的软、硬件设施

7、功能还达不到要求,有一部分智障孩子进不来。因为这类孩子大部分被遗弃,身体、智力上存在残疾,必须长时间由专人养起来,我们目前的能力确实达不到。这就表明还有一部分儿童并没有能够受到救助站的救助。在这些问题的背后,也还有一些困难。帮流浪儿童找家不容易,让救助站工作人员感到困难的事儿就是帮这些孩子找家,很多孩子说不清自己家住哪里。前年12月,一个叫王迈的14岁哑巴女孩,上学途中被拐骗,在翠微大厦偷包当场被抓。因为她是未成年人,后被送到救助站。聋哑孩子本来就倔强,她不愿待在救助站里,晚上一直哭喊,还用头撞墙,闹得整个屋子的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