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族皇家女性服饰演变

古代汉族皇家女性服饰演变

ID:34749611

大小:85.6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10

古代汉族皇家女性服饰演变_第1页
古代汉族皇家女性服饰演变_第2页
古代汉族皇家女性服饰演变_第3页
古代汉族皇家女性服饰演变_第4页
古代汉族皇家女性服饰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族皇家女性服饰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中原地区贵族女性服装演变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服饰不仅是一种物质文化的体现,更是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因素融合的产物,通过服饰可以透视出各朝代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状况,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言:对古代服饰的研究“可以考见民族文化发展的轨迹”。19世纪80年代初,著名学者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香港:商务印书馆,1981年)一书问世,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服饰研究被列入专题研究对象,研究队伍日益扩大,成果不断涌现,使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呈现出繁荣景象。与此同时,服饰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既有对服饰的起源、发展、变化、沿革等基本问

2、题进行深入的考证研究,又有以服饰为基点,从文化理论史学理论、美学理论、科学技术、文字学、民族学和人类文化学等角度对服饰进行的多方面阐述和论证,从而体现出了服饰文化跨学科的特点。本文拟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概述中原地区贵族女性服饰的沿革。一、远古至先秦:文明初绽,朴拙之美古代服饰远古与近古区别很大,与今天相比更是大相径庭。从考古挖掘出来的新、旧石器时代的骨针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会缝制衣服。最早缝制的衣服应该是“裳”,因为那时人们只穿裳。树叶和兽皮是当时缝制裳的主要原材料,大约在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葛麻织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发现的距今6000年前的植织物残片证),随

3、着生产工艺的进步及探索经验的积累,我们的祖先们才慢慢学会了用纺帛织布。据说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术的人是黄帝之妻“嫘祖”,她植桑养蚕、缫丝、织绢、制衣。狭义的“衣”专指上衣,与“裳”对举。如《诗经·邶风·绿衣》所云:“绿兮衣兮,绿衣黄裳。”任自斌,和近健《诗经鉴赏辞典》,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这里的衣指上衣,裳指下衣。据《汉服系统知识大纲(第一版)》载:“上衣下裳制”乃华夏民族最早服饰.中国古代服饰最迟在国家形成后,就已超过驱寒护身的功能,成为“身之表”,即身份地位的表征和象征。《易·系辞上》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其中的“衣裳”就是指“中原—汉”民族

4、上衣下裳的基本性质,这种衣裳制一直沿用到清末的汉族妇女服饰中。据史料记载,早在商代,男性穿裙子,而女子直到汉朝才形成穿裙子的习惯。商代服饰,上身为“衣”,衣领开向右边,衣长及膝;下身着“裳”,常长至足踝,腰部束一条宽边要带,腹间加了一条上窄下宽、像斧子形状的装饰物“”,用来遮蔽膝盖,又叫“蔽膝”。商人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术的进展,丝、麻已占特别重要的地位,奴隶主和贵族,平时常穿彩色丝绸衣服,还加上种种织绣花纹。至讲究雅致与礼仪的周代,人们才开始将下裳两片布合成圆筒,类似现在的裙子,比商代的“裳”更为雅观。春秋战国时期,上衣下裳干脆合在一起,这即为风靡战国时代的“深衣

5、”,看起来颇有点连衣裙的味道。战国时期的人们注重女性面部形象,男人提倡“柔弱顺从”的美女观占了上风,士大夫盛行“精致细腻”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观体现在着装上的表现就是衣瘦袖窄(湖北江陵楚墓出土的贵妇直裾单衣)。先秦时女子的曲裾(我国古代深衣的一种,主要流行于先秦至汉代),通体紧窄,长可曳地,下摆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分宽窄两式,袖口多镶边,衣领部分颇具特色,常用交领,领口低开,以便露出里衣。中国的刺绣在夏、商、周三代和秦汉时期得到发展,从早期出土的纺织品中,常可见到刺绣品。沈从文在《蜀中锦》一文中说:“春秋战国以来,锦出陈留。薄质罗纨和精美刺绣出齐鲁。”湖北省江陵出土战国晚期丝织

6、品龙凤虎纹绣罗禅衣以精细的绣工,多种彩色丝绣出蟠龙飞凤,描绘出凤鸣虎啸的神奇画面,构图巧妙,彩色华丽,展示出我国在战国时期刺绣工艺的高度成就。一、两汉:玉阙琼楼,汉宫秋月汉代服装形制与春秋战国及秦朝曲裾大致相同:三重衣、下摆曳地、呈鱼尾状、袖阔、腰收得很细,充分显示出女子曼妙的身姿。深衣在汉代时期从曲裾发展到了直裾,与传统的上衣下裳相比,这种深衣穿着简便,而且更加适体。所以在汉代,它是王侯贵族女子惯穿的家居礼服,亦为部分男人所穿用。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一件绛红纱印彩续衽直裾绵深衣,衣长130厘米,交领、右衽、胡袖、直裾,袖与下摆均镶大幅的宽缘,这件衣服的一大特点,就是有一个宽大的续

7、衽,即衣襟。自腋下镶于下裾部位,直通与下摆平齐,好像是右衽的继续,故名:“续衽”。这种续衽宽边直裾式深衣,是西汉流行款式,但保持了以前直裾的形式,与“曲裾”形式相对应。上襦下裙早在战国就出现了,及至汉代由于深衣普遍流行,穿这种式样的女子日渐稀少。这个时期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及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襦裙是我国古代女子常见的一种服装式样,自战国一直持续到清,前后跨越两千多年,尽管长短宽窄变化不一定,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最初样式。一、魏晋南北朝:动荡岁月,闺阁幽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