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广东广州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ID:34752323

大小:1.05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10

广东广州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_第1页
广东广州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_第2页
广东广州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_第3页
广东广州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_第4页
广东广州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广州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学年下学期期末高一联考历史历史试卷命题人: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一历史备课组本试卷共6页,6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

2、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A.耕作方式的不断变化B.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不断演进C.小农经济的日益成熟D.土地制度的不断改变2.《国语•晋语

3、》载:“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通过该记载我们可以确信春秋时期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A.农民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     B.已经使用牛耕  C.各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政策      D.社会秩序混乱3.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A.中国古

4、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主要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D.商品经济的发达5.古罗马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熟铁制的,刺刀敌人身上立刻弯曲,须放在地上用脚踩平再用。同一时期我国的刀剑锐利坚硬,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A.春秋时期我国已经冶炼生铁和钢B.春秋时期我国出现炒钢技术C.用水排鼓风冶铁,提高了冶炼水

5、平D.春秋时期我国铁制兵器完全取代青铜兵器6.“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对比这两句诗,说明A.丝织业不够发达,产量较少B.当时的丝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C.丝织品主要出口地中海等地区D.丝织品为织者自己使用7.明清时期,最能体现当时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手工业经营方式是A.官营手工业B.私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集体手工业8.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

6、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史信息是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A.宋代已开始生产钢针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9.“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表述表明“机户”与“机工”之间存在着A.租佃关系B.雇佣关系C.人身依附关系D.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10.“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这首唐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张骞出使西域时西行的骆驼队

7、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C.长安城内客商往来,繁华无比D.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11.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重视保护和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A.受儒家“仁政”学说的影响   B.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C.皇帝是农民利益的代表     D.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12.与唐朝前期的都城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特点是ks#5u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B.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C.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市”里D.依傍河流两岸而建13.电视剧《乔家大院》讲述了清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经历

8、。晋商的发展表明A.政府鼓励贸易促进了商业发展B.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C.资本主义萌芽有了进一步发展D.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14.从西周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除井田,民得买卖”,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15.清初地主商人对财富“以末敛之,以本守之”,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A.导致农民贫穷         B.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C.手工工场规模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