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宁波职业教育

大力发展宁波职业教育

ID:34755043

大小:89.13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3-10

大力发展宁波职业教育_第1页
大力发展宁波职业教育_第2页
大力发展宁波职业教育_第3页
大力发展宁波职业教育_第4页
大力发展宁波职业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力发展宁波职业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力发展宁波职业教育全力服务地方区域特色经济宁波市教育局一、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一)、促进了学校规模建设目前,全市现有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41所,其中,省级及以上重点职业学校26所,各类各级重点示范专业40个,全市已建成6个“四中心”综合性职业学校。全市乡镇成校118所、6所县级社区学院(成教中心),其中省级成校94所、省示范成校24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7所。(二)、促进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近几年,我市坚持职普1:1比例招生,职业教育在整个高中段教育中始终保持在50%以上,在校生由2000年的6.5万上升到现在的9

2、万多人。全市中职学校共开设了20大类80多个专业,基本覆盖了全市一、二、三产业的各类行业,20年来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25万多名毕业生;中职学校和乡镇成校年培训农村劳动力达120万人次,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20年来提供各类实用技术培训达400万人次。近几年,我市每年新增劳动力的75%-80%为中职毕业生,毕业生当年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学生中级工合格率在60%以上,双证拥有率100%,其中,省一级重点职业学校学生的中级工合格率在80%以上。22(三)、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创业有一大批毕业生在

3、就业、创业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职校毕业生周宁芝、唐飞云、张剑隼,荣获宁波市“十届首席工人”的傅祥方和马丽丽、宁波菜“掌门人”戴永明等成了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优秀代表。还有一大批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道路,如余姚职技校畜禽专业毕业的康雪芬从养鸡开始,如今创办了年销售收入达1500多万元的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并辐射带动农户1000多户,平均每个养殖户年纯收入2万多元。还有创办幼儿园和医院的慈溪职业中专毕业生宓月华、“无公害蔬菜领头雁”宁海职校毕业生李良兵、创办轴承企业的慈溪职校毕业生黄华军等等,还有余姚

4、保庆路电脑街有1/3以上的从业和创业人员是余姚四职校毕业生,中职毕业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二、职业教育的举措与发展重点根据宁波产业结构特点,职业教育努力搭建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支撑平台,并将重点做好9大服务。(一)、搭建“三大平台”,促进区域产业经济发展1、搭建“发展平台”,重点服务“5+10+8”产业对策——建设与“5+10+8”重点产业相适应的十大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与“5+10+8”重点产业相适应的四大区域专业发展层面核心提示22■十大实习实训基地:每个基地规模1000万元、专业在校生1000人

5、以上、年培训达1500人、区域均匀分布、民办非企业运作■四大区域专业发展层面:城区和鄞州——会展、信息、金融、商贸等服务业为主的专业群镇海北仑港口区域——临港大工业为主的石化、汽车等制造类专业余慈大桥区域——沿湾(杭州湾)产业带做精机电、塑料模具等专业南三县区域——沿路、海产业带做强服装、机械、水产养殖等专业下一步发展重点建设十大实习实训基地:宁波市目前正在大力发展五大临港工业、十大重大优势产业和八大现代服务业,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对产业经济的服务与贡献,根据产业的布局结构,依托电子

6、信息、商贸、机电一体化、家用电器、机械与仪器仪表、工业与民用建筑、模具、化工、汽车制造与维修、服装等重点专业,将着重建设十大实习实训基地,今年全面启动。22计划每年建设和评估2-3个基地,到2010年止,建设成与我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配套的实习实训基地。每个基地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左右,专业在校生平均在1000人以上,年社会培训人数在3000人以上,通过实训基地完成中、高级职业资格培训达4万人次。目前,初步规划为每个县(市)、区各1个,宁波城区2个。实训基地建设以市场机制进行运作,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多

7、渠道筹集建设经费,鼓励企业、行业和科研单位积极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实行学校+工厂的模式,以民办非企业形式运作。在这个“发展平台”上将努力形成四大发展层面:(1)以市本级和鄞州区为中心,要逐步形成以旅游会展、信息服务、金融、商贸、文化传媒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专业群,使我市强劲的制造业有一流的现代服务人才支撑;(2)在港口区域,围绕镇海、北仑临港大工业为主的沿港产业带开设好石化、汽车等制造类专业;(3)在大桥区域,根据余姚、慈溪的产业特色,在沿湾(杭州湾)产业带做精机电、塑料模具等专业;(4)在南三县区域,根据奉化、宁海

8、、象山的产业现状,在高速公路两侧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沿路产业带和沿海产业带做强服装、机械数控、建筑、水产养殖等专业。2、搭建“服务平台”,推动145个块状经济的发展对策——发展为块状经济服务的簇(cu)群专业,发挥专业的集聚作用——通过簇群专业建设,为“红帮服装之乡”、“中国模具之都”、“中国文具之乡”等块状经济培养一大批技能型人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